如果做一個全新的系統,保證項目能准時上線!在人員及時間充足的情況下你會做那些工作和准備?
(1)合理預期用戶規模,進行壓力測試。系統的資源畢竟有限,用有限的資源服務好目標客戶才是系統建設的目標。所以,首先要對用戶的規模和、增長情況和數據量進行預估,並進行壓力測試,確保系統一旦上線能順利訪問。
(2)安全機制完善。系統建設初期就已確定了要建立的安全機制,系統上線前要確保各項安全機制已建設完善,安全機制事關系統的整體安全和用戶利益,一旦安全上出現較大漏洞,后果不堪設想。
(3)明確上線部署機制。也就是如何來部署,可以先行內部局域網部署再登錄Internet,也可以先行限定IP線上訪問也可以開方式部署,主要是考慮到系統涉及數據的核心程度和復雜度。
(4)建立快速的日志清查和響應機制。剛上線也是問題特別多時候,如同打地鼠,這里解決了,那里又冒出來了,所以要在上線初期進行快速的日志清查及時發現問題,並及時響應用戶反饋的問題,快速處理。
(5)做好快速迭代系統的准備。一旦上線,很多在開發階段未曾想到的問題都暴露了出來,所以在這個階段針對新出現的問題,要對系統進行快速的迭代完善,在不影響用戶使用的前提下增加系統維護更新的頻次,在用戶可容忍范圍內快速解決問題。
(6)進行數據篩查。系統剛上線,也是數據大規模原始數據進入系統的時候,因為系統剛上線,原始數據難免有很多錯誤或者不符合要求,要讓用戶完全按照系統的要求確保數據的准確性是很難的,而且也是不現實的,因為系統是為人服務的,因此這個時在系統后台應建設類似於“查蟲”的東西,對進入系統的數據進行篩查發現異常數據並報告,再通知用戶對數據進行確認。原始數據一旦准確(這里的准確是按照設計者的標准,一般達到90%以上就很不錯了),后續各項功能的運用就會更加更加順暢。
(7)開展上線前的培訓,讓客戶掌握系統的設計邏輯以及能夠給系統帶來的便利。
(8)制定好系統操作手冊和FAQ文檔,給用戶提供自行學習和掌握系統操作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