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上線前的最后一步


對於測試人員來說,在項目臨近上線的時刻,是軟件測試人員既高興又害怕,既興奮又緊張的時刻了。

高興的是測試了這么久,終於要上線了,感覺一段苦難終於解脫了;害怕的是萬一有漏測,上線后出線bug了怎么辦;興奮的是這個項目就像自己的孩子終於要面向世人,展示他的才華了;緊張的是測試覆蓋全了么?場景都考慮全了么?所以有時真是既想上線又不想上線,糾結。。。

但測試完成之后就立馬上線么?一般來說是不會的,這時需要做幾件事情來保證本次上線的完美無失,這也就是上線前的最后一個環節。

軟件測試人員要做以下二件事情:

1、查看代碼覆蓋率

2、與開發人員再次確定上線策略和灰度方案

查看代碼覆蓋率

代碼覆蓋率:在運行程度時,被執行到的代碼條目占本次代碼修改總條目數的百分比,為什么是本次修改代碼的總條目數,是對比代碼有增量和全量之分,一般不以全量來判斷,若是以全量來判斷覆蓋率必然很低,這是因為項目並不需要做到功能的全部回歸。

在項目測試過程中或完成之后,經常會去查看代碼覆蓋率,主要檢查代碼實際覆蓋率和代碼覆蓋情況,這樣的好處可以實時掌握對代碼覆蓋的情況,同時也可以幫助測試人員分析出有哪些場景沒有覆蓋到,如果某一段代碼怎么都走不到,這時可以跟開發人員溝通此段代碼在哪種場景下才能被執行到。

代碼覆蓋率上線標准:在即將上線的項目中,基本代碼覆蓋率達到80以上才達到上線的標准

分析代碼覆蓋率情況 :在實際測試過程中,會根據代碼執行情況去檢查代碼沒有覆蓋到,實際對應的是什么樣的場景,這樣可以幫助測試人員在測試過程梳理測試場景和防止漏測。

所以代碼覆蓋率可以幫助測試人員從代碼和業務二個角度來分析,從而避免出現漏測,讓測試人員心中清楚本次測試哪些代碼和場景是被覆蓋到的及覆蓋情況如何,幫助測試人員做到胸有成竹,是一個非常有效的工具,

代碼覆蓋率工具:JaCoCo

JaCoCo是一款JAVA代碼的主流開源覆蓋率工具,與Sonar和Jenkins集成在一起,在代碼每次部署時就會生成代碼覆蓋率統計報告,生成的統計報告中有分支覆蓋率及詳細的每個JAVA代碼文件的覆蓋率(本次項目涉及到的JAVA文件),同時包含JAVA文件的類名、行數、方法數等信息,有興趣的小伙伴可以多去了解一下。

與開發人員確定上線策略和灰度方案

在開發的提測郵件中,開發人員會列出上線策略和上線順序,在測試過程中,測試人員需要驗證上線策略和灰度方案。

根據項目的不同,一般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1、若上線中有開關之類的控制,那就需要驗證開關是否能生效,開關打開的時候,程序運行時對業務的控制;開關關閉時,程序運行時對業務的控制。

2、配置文件中有白名單或黑名單之類的控制

3、上線之后對業務影響大的功能,是否需要控制量

4、系統之間、數據之間的兼容性,先上哪個系統,再上哪個系統,上線時需要注意什么,都需要事先確定出來

這一步主要是根據流程和方法來保證項目上線之后出現了問題,是否有行之可效的解決方案,而不是只有回滾代碼這一種方法,所以經常會在代碼中設置一些開關來控制新的代碼運行情況。

做完這些操作之后,就要開始正式上線了。

來一起說說你們上線前除了測試還有哪些流程或方法來保證測試質量呢?歡迎給王豆豆留言。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