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是感覺時間不夠用?程序員如何管理時間?


在這里插入圖片描述

成長&認知 丨 作者 / 袁吳范
這是pointers公眾號分享的第17篇原創文章

總是有粉絲會問我,袁總,你現在每天這么忙,公司的事情這么多,公眾號還要更新文章,幫助解答粉絲的問題,還要照顧家庭,周末還可以帶孩子去逛一逛。

你哪有這么多時間啊,你是怎么做到的啊?

你到底是如何管理時間的啊?

今天,咱們就來聊一聊時間管理。

這篇文章,不談關於時間管理的一些方法,例如GTD,番茄工作法,又或者是目標設定的SMART,重要緊急的矩陣式

咱們就從幾點做事的方法入手,我相信下面幾點你全部做到了,你的時間管理的水平已經非常高了。

做事的方法我總結就是四招:做好重要的事情、拒絕拖延、保持專注、養成習慣


—1—

做好重要的事

為什么是做好重要的事,而不是做緊急的事。

重要的事情,代表着這件事情對你來說非常關鍵,同時又不像緊急的事情,時間非常的緊張。

這意味着什么?

也就是說你可以對重要的事進行周全的規划、詳細的設計、仔細的驗證。它需要一段時間的積累、沉淀、堅持。

這些需要時間投資的事情,它的影響也不會立馬看出來。人和人的差距慢慢的就在這些事情上拉開,你卻渾然不知。

在我看來,時間管理不是讓你每一秒鍾都用上,原來10分鍾的活,你1分鍾干完,而是這10分鍾里做的事是重要的事。

作為團隊負責人的你,有如下ToDoList。

1、客戶問題處理

2、一個面試

3、技術方案

4、需求review

很明顯作為團隊負責人,技術方案決定了產品的好壞,這才是重要的事情。

緊急的事情可以指派給你下屬完成,不重要的事情可以按照優先級排在最后

這樣列出要做的事情,按照優先級排序。

今天先做最重要的事情,不必去顧及其他事情。第一件事做完后,再做第二件,依此類推。

到了晚上,如果你列出的事情沒有做完也沒關系,因為你已經把最重要的事情都做完了,剩下的事情明天再做。

理想是豐滿的,現實是骨感的,安排的再好,也會有意外發生,如果中間被打斷怎么辦?

如果是無法延后的事情,比如老板安排的即時任務,或者突然發現一個 deadline 就在眼前,那么自然先去完成這個任務。

如果不是很緊急的事情,我的建議是不做,或者讓別人做,實在不行,優先級降到最低。


—2—

拒絕拖延

每個人有一樣東西是公平的,就是時間。每天每個人24小時。有人把24小時計划的井井有條,有的人得過且過,毫無章法。

領導給小明,小芳兩個人同樣的任務,編寫一個測試工具。結果小明3天完成了,而小芳7天還沒有完成。

什么原因?

你可能會說小明的能力比小芳強,肯定他完成的快啊

但是如果你仔細的觀察,在你身邊能力差不多的兩個人,對於同一件任務完成時間也會大不一樣。

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原因之一就是拖延

拖延的本質是帶有厭惡情緒的自我欺騙。

它只會浪費時間,永遠無法從根本上解決任何問題。

所以想要減少時間的浪費,首選必須克服這種心理狀態。

怎么做呢?

我們先來看一個公式。

改變的動力=(期望價值感)/(沖動推遲)

這個公式的提出者是世界上研究拖延最著名的學者之一、加拿大心理學家皮爾斯·斯蒂爾。

他綜合了經濟學和心理學的理論,從 801 項研究中總結出了導致拖延最直接的四個原因,期望、價值感、沖動和推遲。

我們先來看這個公式的分子部分:期望*價值感。

這一部分是什么意思呢:所有的生物都是趨利避害的。也就是說你做一件事情,你的期望越大,價值感越高,動力就會越大,就越不會拖延。

通俗一點就是做這件事是否能得到快樂,還有對這件事情是否有控制感,是否容易達成。

打一個比方:

如果說我喜歡吃香蕉,一吃香蕉其他煩惱就拋在腦后了,而吃香蕉這件事情是非常容易達成的。所以我就不會拖延。想吃就吃,立刻就吃。
相反有一個開發任務,非常的困難,我一時半會搞不定,這件事情就是價值感很低的事情,就很容易拖延。

所以接下來就好辦了,對症下葯。

既然這件事情很難,價值感和期望感很低。我們可以調整期望值。把遙遠的目標分解成為簡單的,必定可以完成,又可以靠近最終目標的目標。

還是以開發任務為例,可以分為需求,設計,開發,測試等一個個小目標。這些步驟不是一次性完成,你只要邁出一小步后面就會慢慢完成。


—3—

保持專注

既然解決了拖延心理問題,接下來就是下定決定,開始認認真真的做事情。

可寫了剛寫了一會代碼,忍不住玩一會手機,過了十分鍾,又起身泡個茶喝個水,然后又過了幾分鍾,去廁所帶薪拉個屎。回來之后之前的思路全無,至少需要5分鍾來努力集中注意力。

你自己認為一直在認真的寫代碼,實際上工作十分鍾,浪費了50分鍾。

這是一個非常不好的習慣,你的時間就這樣在無形中浪費掉。

如果你做不到專注,就會浪費比你意識到的還要多的多的時間。

我這里給大家兩個建議。

第一個建議是順應自己的生物鍾,合理安排自己的任務。

人在一天中的3個時間段比較活躍:

早起后3 ~ 4個小時,中午過后的3 ~ 4小時,晚上的7~9點。

當然這是因人而異的,可以根據自己的狀態來,根據自己的思維活躍時間來安排任務。

可以在思維活躍的時間內安排重要的事情。將不重要的事情盡量放到其他時間段來做。

第二個建議是記錄時間每天復盤

就像上面談到的,時間浪費了自己都還不知道。時間是看不見摸不着,想要管理時間,必須通過量化的方式將時間消耗記錄下來。

在這里插入圖片描述

這個是清華學霸的時間表,當然我們都是普通人,也不可能記錄的這么詳細,可以通過一些Todolist工具將時間記錄下來。

比如我是用OneNote,記錄每天的時間。

每天晚上花個幾分鍾,復盤下,到底哪些地方消耗的時間有點多,哪些時間的消耗是沒有必要的。哪些時間是可以優化的。

只有記錄時間+復盤,這種閉環下,才能真正的管理好時間。


—4—

養成習慣

我剛剛開始學漢字的時候,看報紙經常有不懂的詞語冒出來,每次看一篇報道要很久,而且滿是文字,插圖非常少,很是痛苦。我當時就很羡慕,那些對着這些文字,一目十行的人,這些太厲害了。

當我進入初中,對常用漢字都熟悉之后,看報紙已經不是一種痛苦,而是一種享受,能夠享受其中文字表達的樂趣,不知不覺的就看完一整份報紙。

到現在我還保持着看報紙的習慣,只是變成了電子版的形式了。

顯然,看報紙已經成為了一種習慣。

時間管理也是一樣。

當我們把時間管理作為一項規則來遵守,毫無樂趣可言,甚至很痛苦,是時間在管理我們。

當時間管理成為習慣之后,一切自然而然,才是我們在管理時間。

習慣不會讓人痛苦,養成習慣的過程才會讓人痛苦。


—5—

最后的總結

當然每個人的管理時間都會不一樣。

每個人可以摸索出自己的管理時間方式,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在職場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存方式。

但是不管怎樣,有一點不會變。

你要有價值,給公司帶來價值。

至於你應該以怎么的方式給公司帶來價值,是你自己的選擇,不應該由別人決定。

我會遵循我自己的方式,你也可以保持自己的方法。

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你享受其中,持續成長!

僅此獻上!





推薦閱讀(干貨)

_技術總監7年總結,如何進行正確的溝通?
_

程序員成為高級管理者的三次躍升(強烈推薦)****

程序員如何打造個人品牌?

聊一聊 軟件系統中的“熱力學第二定律”

談一談程序員的職業發展路線

程序員進階必備能力——晉升之道

送給剛畢業的程序員——7點建議

程序員進階技術專家必備能力——深度思考

程序員如何選擇一家好公司

兄dei,如果覺得我寫的不錯,不妨幫個忙

1、關注我的原創微信公眾號「pointers」,每周准時推送干貨技術成長文章,專注於程序員的認知提升和職場晉升,聽說關注了的不優秀也會變得優秀哦。

2、給俺點個贊唄,可以讓更多的人看到這篇文章,順便激勵下我,嘻嘻。

作者簡潔

作者:我袁吳范,一位物聯網大廠技術總監,從業7年。從軟件開發、高級軟件開發、技術經理再到技術總監,從軟件開發到高級軟件開發只用了3年,從技術經理再到技術總監只用了2年。

我的每篇文章都被轉載了10+次。熱衷於分享職業發展、技術管理、職場晉升、技術成長等個人多年經驗和心得。

轉載說明:未獲得授權,禁止轉載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