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組——項目系統設計與數據庫設計


這個作業屬於哪個課程 https://edu.cnblogs.com/campus/fzu/SE2020/
這個作業要求在哪里 https://edu.cnblogs.com/campus/fzu/SE2020/homework/11447
這個作業的目標 具體設計項目系統結構和數據庫,指定計划與分工,為開發做准備
作業正文 https://www.cnblogs.com/20team1/p/13951743.html
其他參考文獻 《構建之法》

預期開發計划時間安排:

周數 開發進度
第11周 完成系統設計與數據庫設計
第12周 alpha沖刺完成項目初始版本,發布到線上
第13周 alpha沖刺完成項目最終版本,答辯與測試發布

預期開發計划分工安排:

成員 負責部分
吳達渝(組長) 服務器搭建,分工協調與測試
張雷(需求組組長) 負責劇本設計、頁面設計以及與編碼組銜接
解睿思(需求組組員) 劇本設計、頁面設計
歐文燁(需求組組員) 劇本設計、頁面設計
唐霏(需求組組員) 劇本設計、頁面設計
鄭銳威(編碼組組長) 負責后端編碼以及編碼組協調
張智和(編碼組組員) 后端編碼
劉梓洋(編碼組組員) 前端編碼
陳盛發(編碼組組員) 前端編碼
鄭民浩(編碼組組員) 前端編碼

體系結構設計:

功能模塊層次圖:

設計類圖:

ER分析圖:

數據庫表結構設計:

系統安全和權限設計:

用戶賬戶由賬號密碼提供安全性以及隱私保護。

后台數據只有具有密碼驗證通過的管理員可以查看與進行管理。數據庫管理定期備份,在出錯后可以依靠數據庫恢復功能維護用戶信息完整與安全,數據庫安全以及權限部分詳見 數據庫設計說明書.pdf

上次作業:

  • 助教問題與建議:
  • 看了你們提供的原型,我的觀點對於你們這個組而言,工作量太低了。能否增加對歷史數據的圖表可視化展示呢,從不同維度展示用戶日志。比如單個用戶,單個場景等使用頻率,諸如此類的拓展。
  • 回答:
  • 非常感謝助教的點評!原型確實較簡陋了些,這是我們在分工時出現的問題,后續會完善。另外助教所提的建議非常好,歷史日志的可視化展示或許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完成劇情上的表現,以及完善用戶體驗,后續會考慮這方面拓展。
  • 上次作業改進:

    • 我們在《軟件需求規格說明書》中加入了上次所遺漏的驗收標准表格,另外,考慮了助教所提出的建議與問題,我們在后續會更加完善原型,並考慮到項目實現的工作量問題,我們展現的是最基本的功能,在基本功能完善之后,再加入我們所考慮的更多的功能拓展。

關於這次作業:

  • 作業工作流程:

在作業發布當天(11.4)我們開會討論了一下分工,以及檢驗和引導編碼組學習情況。然后定於三天后的11.7日再開會討論完成情況,11.8日和11.9日進行整合。

  • 組員分工:

由於兩份文檔工作量較大,且系統設計需要編碼人員具體設計,因此兩份文檔分別交給兩個小組,由各小組組長負責。完成后交付給組員檢查驗收。另外答辯ppt和各設計圖,交給指定組員完成。

需求分析組:完成《數據庫設計說明書》

編碼組:完成《系統設計說明書》

  • 組員貢獻比例:

    由於這次作業貢獻比例未要求不能兩組員相同,我們也確實做到了任務分配的基本均衡,故分配比例如下:

    成員 貢獻比例
    吳達渝(組長) 10%
    張雷(需求組組長) 10%
    解睿思(需求組組員) 12%
    歐文燁(需求組組員) 10%
    唐霏(需求組組員) 8%
    鄭銳威(編碼組組長) 9.5%
    張智和(編碼組組員) 10.3%
    劉梓洋(編碼組組員) 10.2%
    陳盛發(編碼組組員) 10.2%
    鄭民浩(編碼組組員) 9.8%

GitHub團隊倉庫鏈接

https://github.com/rebuilder945/rebuilder945-20_software_engineering_team1/tree/documents

文檔在線預覽鏈接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