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組——需求分析和原型設計


這個作業屬於哪個課程 https://edu.cnblogs.com/campus/fzu/SE2020/
這個作業要求在哪里 https://edu.cnblogs.com/campus/fzu/SE2020/homework/11407
團隊名稱 第一組
這個作業的目標 完成項目需求分析與原型設計

項目名稱

項目名稱最終定為:《我的挑戰日志》

是考慮到本質作為一款目標打卡類小程序,並考慮到游戲劇情實現形式的問題,美工是很大的問題,因此我們決定削弱美工在項目中的成份,將表現形式定為日志,靠日志來表達游戲劇情。

具體參見下面內容以及《軟件需求規格說明書》。

項目進度管理

使用領歌:

https://www.leangoo.com/kanban/board/go/3767179

當前成員分工明細:

我們組進一步分為需求分析組編碼組,以有序應對接下來的各個階段任務。在這次任務中,由需求分析組主要負責完成,編碼組參與討論提出想法,以及審核成果,並在此期間學習小程序開發知識,為后面的編碼實現階段做准備。

  • 人員分組明細:

需求分析組:張雷(組長)、歐文燁、解睿思、唐霏

編碼組:鄭銳威(組長)、張智和、陳盛發、劉梓洋、鄭民浩

  • 下一步todo list:
    • 構件設計與系統結構設計
    • 劇情撰寫
    • 小程序開發知識學習

項目思維導圖

燃盡圖

遇到困難及解決辦法

困難1:重新思考我們主題的實現方式以及功能

  • 花費時間:4個小時

  • 做了哪些嘗試:花費資金請美工?請寫手?自己學習畫插畫?

  • 是否解決:解決。最終決定舍棄劇情部分在畫面上的表現,改為將劇情以日志形融合到用戶的日常挑戰之中,劇情部分在項目發布前的階段,先由組員寫作。

  • 有何收獲: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如何考慮最優解決辦法。

困難2:vlog不知道拍啥

  • 花費時間:2個小時
  • 做了哪些嘗試:拍攝開會場景,電腦錄屏,拍攝小短片,剪輯工具的摸索......
  • 是否解決:解決
  • 有何收獲:學習到了vlog拍攝內容設計以及剪輯。

PSP和學習進度條

PSP2.1 Personal Software Process Stages 預估耗時(分鍾) 實際耗時(分鍾)
Planning 計划 120 180
Estimate 估計這個任務需要多少時間 30 20
Development 開發
Analysis 需求分析 (包括學習新技術) 500 600
Design Spec 生成設計文檔 120 130
Design Review 設計復審 120 100
Coding Standard 代碼規范 (為目前的開發制定合適的規范)
Design 具體設計 200 300
Coding 具體編碼
Code Review 代碼復審 120 120
Test 測試(自我測試,修改代碼,提交修改)
Reporting 報告 60 65
Test Report 測試報告
Size Measurement 計算工作量 30 40
Postmortem & Process Improvement Plan 事后總結, 並提出過程改進計划 30 40
                                   | 合計 |             1330 |1595

需求分析

限於篇幅,《軟件需求規格說明書》見在線文檔(pdf):https://docs.qq.com/pdf/DRElLZ2lXemFDbU9W

原型設計

使用工具:墨刀

在線預覽鏈接https://modao.cc/app/286f2865d702904b6a8fc5ec0f3de44f59234f2b?simulator_type=device&sticky

授權頁面:可點擊模塊為允許和取消。用戶通過微信進行登錄,顯示了授權的界面。授權界面以主頁為背景,允許后進入主頁。

主頁:可點擊模塊為加號、日志和故事。涉及兩個頁面。主頁,上面一欄為添加計划,點擊跳轉添加計划頁面。下面幾欄為之前設定的計划,以時間為准進行排序,便於用戶查看比較急迫的計划。添加計划頁面,同樣顯示之前制定的計划,便於跟進自己的長遠目標。

添加新的挑戰項目並設置:

日志:可點擊模塊為主頁、故事。顯示已解鎖的劇情概要,便於回憶劇情,並且依舊以時間為准排序。

劇本:涉及兩個頁面。劇本頁面,可點擊模塊為主頁、日志、第一個劇本。顯示已解鎖的劇本,並帶有背景圖,便於回憶其所講述的劇情,並且可以支持用戶完成計划后先不看已經解鎖的劇情,可以解鎖終章之后一起看,一次看個夠。

點開一個劇本后,顯示的是這個劇本所包含的章節及其概述。查看劇本頁面,可點擊模塊為知道了,也可選定該劇本為挑戰進行劇本。

bilibili主頁

團隊主頁:https://space.bilibili.com/113950064?spm_id_from=333.788.b_765f7570696e666f.1

vlog地址: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MA411E7gr?pop_share=1

貢獻分分配規則

分配考慮:

這次的貢獻分分配由組長以及需求分析組組長共同得出,由於這次作業主要由需求分析組負責完成,因此按貢獻程度考慮,其組員分數應較高,編碼組在編碼准備過程中,也參與了本次作業的討論與協助,因此分數較前者相差不大

分配細則:

團隊總分:10人 * 5 = 50 分

需求分析組分配分數:20 分 (共4人, 20 = 50 * 0.4 )

其余組員分配分數:30 分 (共6人,30 = 50 * 0.6 )

需求分析組的分數按照:

該成員分數 = 分數分配 / 35 * 20

來進行計算 (其中 分數分配需求分析組小組長給出,35為其誤以為的小組總分,故按比重新分配為 / 35 * 20,20為本來總分)。

需求分析組分數分配理由:

因為算下來花的時間大家都為 8 小時左右,所以評分排除這一項。
規格書部分,撰寫文檔部分,因為唐霏畫了流程圖和類圖,而我參與編寫較少,這一部分的貢獻分分配為,唐霏:11,解睿思:9,歐文燁:9,張雷:6
原型設計部分,先是打算四人分工設計,出來四個版本后再由我整合,但是墨刀免費版不可以導出源文件,所以最后確定了版本后是我完成的全部制作,采用了歐文燁的版本,唐霏之前工作量比較多所以這部分分配的較少,張雷:11,唐霏:7,歐文燁:9,解睿思:8
規格書占比0.6,原型設計0.4,總評,張雷:8,解睿思:8.6,歐文燁:9,唐霏:9.4
考慮到小組長領導負責,最后調整為:9.5,8.1,8.5,8.9
組長在整組分數分配中,考慮權衡,最終調整為:9.4,8.3,8.5,8.8

其余組員的分數按照:

成員基礎分 = 20 / 6

取基礎分為 5,然后由組長根據本次任務中成員具體表現予以調整。

由於這次任務沒有代碼的要求,量化標准我們按照投入時間以及工作量由特定負責人作權衡得出。

需求分析組成員的貢獻比例由小組長給出,其余組員由總組長給出。

分配結果:

成員 貢獻分 工作貢獻
吳達渝(組長) 5.67 組織領導,分配任務,整理博客
張雷(需求組組長) 9.4 / 35 * 20 = 5.42 詳見 需求分析組分數分配理由
解睿思(需求組組員) 8.3 / 35 * 20 = 4.74 詳見 需求分析組分數分配理由
歐文燁(需求組組員) 8.5 / 35 * 20 = 4.85 詳見 需求分析組分數分配理由
唐霏(需求組組員) 8.8 / 35 * 20 = 5.02 詳見 需求分析組分數分配理由
鄭銳威(編碼組組長) 4.72 組織領導小組學習開發
張智和(編碼組組員) 4.95 提供logo,修改原型
劉梓洋(編碼組組員) 5.05 剪輯vlog
陳盛發(編碼組組員) 4.70 參與任務討論與協助
鄭民浩(編碼組組員) 4.71 參與任務討論與協助

團隊協作記錄

1、線下討論:

2、使用leangoo進行團隊協作記錄:

3、團隊q群中的交流記錄: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