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my.oschina.net/innost/blog/211665
M1卡是NXP(飛利浦)公司的最著名也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非接觸卡(如校園卡、公交卡等)。
所謂的M1芯片,是指菲利浦下屬子公司恩智浦出品的芯片縮寫,全稱為NXP Mifare1系列,常用的有S50及S70兩種型號,截止到2013年11月4日,已經有國產芯片與其兼容。
M1卡:存儲了ID號,可讀寫數據,M1卡發一個數據到設備,設備再傳一個數據給M1卡確認,再進行交易或身份認證,只有一個算法,可在空中盜-取信息,反復計算,算出其中算法,在復制卡,安全性比ID卡高很多,但還是能被破解。
m1 IC卡遵守ISO14443協議,但不是TYPE A CPU卡,屬於卡片分類中的邏輯加密卡,不是CPU卡。
NFC使用的是無線射頻技術。在RF層,與之相關的規范是ISO 18092(NFC Interface and Protocol I,簡稱NFCIP-1,該規范定義了NFC RF層的工作流程)和ISO 14443 Type A,Type B和Felica。ISO 14443全稱為非接觸式IC卡標准,它從RF層面定義了如何與不同的非接觸式IC卡(其實物可以是NFC Tag、RFID Tag、Smart Cards)交互。ISO 14443定義了Type A和Type B兩種非接觸式IC卡。其中,Type A最早由Philips公司制訂(其生產的芯片商標名為MIFARE,現在由從Philips獨立出來的NXP公司擁有,目前世界上70%左右的非接觸式IC卡都使用了MIFARE芯片,例如北京市的公交卡),Type B(主要用在法國市場)由其他公司制訂,二者最終都成為ISO標准。Felica(也被稱為Type F)由Sony開發,它最終沒有成為ISO標准,而是成為日本工業標准JIS X6319-4,所以Felica主要用於日本市場。Type A、B和F主要區別在於RF層的信號調制解調方法、傳輸速率及數據編碼方式上。關於ISO 14443和Felica之間的區別,請讀者閱讀參考資料[4]。
RF層之上是Mode Switch,它用於確定對端NFC Device的類型並選擇合適的RF層協議與之通信
NFC Forum標簽平台四種標簽類型詳細介紹:
類型1基於ISO14443A,目前由Innovision研究和技術公司獨家供應 (TopazTM),具有96字節內存,成本低,應用廣泛。
類型2同樣基於ISO14443A,目前由Philips獨家供應 (MIFARE UltraLight),內存是1類標簽的一半。
類型3基於FeliCa,目前由Sony獨家供應,具有較大內存(目前為2千字節)和較高傳輸速率(每秒212KB),適用於更復雜的應用。
類型4完全兼容ISO14443A/B,很多制造商都有生產,包括Philips(典型產品如MIFAREDESFire)。內存更大,讀取速率在每秒106KB和424KB之間,適用於多種應用。
值得注意的是,1類和2類標簽與3類和4類標簽的內存差別很大,因此又構成兩個大類。在各種可能的應用類型中基本不存在重疊。
高通 NFC開發基礎知識 之 “NDEF及NFC Record”
https://blog.csdn.net/top5419/article/details/89365484
PB532指令解析:
https://wenku.baidu.com/view/0f96c3e9a58da0116c1749e9.html#
http://www.docin.com/p-925404800.html
https://wenku.baidu.com/view/bd28cc22e518964bce847c3f.html
Mifare 1卡(M1卡、IC卡)讀寫操作及工作原理整理
https://blog.csdn.net/zhang90283/article/details/108565846
NFC芯片--PN532的使用
https://blog.csdn.net/zhaogenhua3/article/details/109177391
PN532通信握手相關:
https://blog.csdn.net/ye_wei_yang/article/details/52643427
相關名詞解析:
https://blog.csdn.net/wowocpp/article/details/79910800
cpu卡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