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網絡技術的不斷的發展和深入,網絡信息越來越多,數據海量的進行挖挖取,而隨之而來的就是新概念和新技術的誕生,目前有兩種網絡的計算方法最受人們關注,那就是雲計算和網格計算,因為他們在人們日常的生活當中所占的應用比例越來越大。那么網格計算和雲計算之間到底誰更有優勢呢?各自的特點是哪些?這個問題引來大家的的關注和討論。
對這兩種技術的概念進行了簡要說明,並對其異同之處進行了分析對比。
1 、網格計算
網格計算是利用互聯網地理位置相對分散的計算機組成一個“虛擬的超級計算機”,其中每一台參與計算的計算機就是一個“節點”,而整個計算是由數以萬計個“節點”組成的“一張網格”,網格計算是專門針對復雜科學計算的計算模式。網格計算模式的數據處理能力超強,使用分布式計算,而且充分利用了網絡上閑置的處理能力,網格計算模式把要計算的數據分割成若干“小片”,而計算這些“小片”的軟件通常是預先編制好的程序,不同節點的計算機根據自己的處理能力下載一個或多個數據片斷進行計算。
2 、雲計算
雲計算是一種借助互聯網提供按需的、面向海量數據處理和完成復雜計算的平台。雲計算是網格計算、並行計算、分布式計算、網絡存儲、虛擬化、負載均衡等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發展融合的產物。其基本原理是用戶端僅負責數據輸入和讀取,復雜的數據處理工作交給雲計算系統中的“雲”來處理,“雲”是由數以萬計的各種各樣的計算機、服務器和數據存儲系統共同組成。雲計算具有以下特點:
①按需采用“即用即付費”的方式分配計算、存儲和帶寬資源。客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隨時隨地自動獲取計算能力,雲系統對服務(存儲、處理能力、帶寬、活動用戶)進行適當的抽象,並提供服務計量能力,自動控制和優化資源使用情況。
②雲計算描述了一種可以通過互聯網進行訪問的可擴展和動態重構的模式。它使用多租戶模式可以提供各種各樣的服務,根據客戶的需求動態提供物理或虛擬化的資源(存儲、處理能力、內存、網絡帶寬和虛擬機)。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網絡上數據與應用的共享。
③虛擬化,用戶在任意位置使用多種不同的終端都可以獲取所需要的應用服務,所請求的資源來自“雲”,而不是固定的、有形的實體。
④高可靠性。“雲”使用了數據多副本容錯、計算節點同構可互換等措施來保障服務的高可靠性,雲計算與本地計算相比,可靠性更高。
3 、網格計算和雲計算的比較
雲計算是從網格計算發展演化而來的,網格計算為雲計算提供了基本的框架支持。網格計算關注於提供計算能力和存儲能力,而雲計算側重於在此基礎上提供抽象的資源和服務,兩者具有如下相同點:
①都具有超強的數據處理能力:都能夠通過互聯網將本地計算機上的計算轉移到網絡計算機上。以此來獲得數據或者計算能力。
②都構建自己的虛擬資源池而且資源及使用都是動態可伸縮的:服務可以快速方便地獲得,某種情況下是自動化的。都可通過增加新的節點或者分配新的計算資源來解決計算量的增加。根據需要分配和回收CPU和網絡帶寬。根據特定時間的用戶數量、實例的數量和傳輸的數據量調整系統存儲能力。
③兩種計算類型都涉及到多承租和多任務,即很多用戶可以執行不同的任務,訪問一個或多個應用程序實例。
可以看出雲計算和網格計算有着很多相同點,但它們的區別也是明顯的,其不同點如下:
①網格計算重在資源共享,強調轉移工作量到遠程的可用計算資源上。雲計算則強調專有,任何人都可以獲取自己的專有資源。網格計算側重並行的集中性計算需求,並且難以自動擴展。雲計算側重事務性應用,大量的單獨請求,可以實現自動或半自動的擴展。
②網格構建是盡可能地聚合網絡上的各種分布資源,來支持挑戰性的應用或者完成某一個特定的任務需要。它使用網格軟件,將龐大的項目分解為相互獨立的、不太相關的若干子任務,然后交由各個計算節點進行計算。雲計算一般來說都是為了通用應用而設計的,雲計算的資源相對集中,以Internet的形式提供底層資源的獲得和使用。
③對待異構理念不同。網格計算屏蔽異構系統使用了中間件,力圖使用戶面向同樣的環境,把困難留在中間件,讓中間件完成任務。實現跨組織、跨信任域、跨平台的復雜異構環境中的資源共享和協同解決問題。而雲計算,是不同的服務采用不同的方法對待異構型,一般用鏡像執行,或者提供服務的機制來解決異構性的問題。
4、 結束語
雲計算是並行計算、分布式計算、網格計算的發展,能夠提供自定義的、可靠的、最大化資源利用的服務,是一種嶄新的分布式計算模式。網格計算是利用互聯網上計算機閑置的計算資源進行計算,而雲計算是利用互聯網中的計算系統,支持互聯網上多種應用的系統。網格計算作為一種面向特殊應用的解決方案將會在某些領域繼續存在,而雲計算作為一場IT變革,則會對整個lT產業和人類社會產生深刻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