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計算簡介及總結


 雲計算的提出

數據的可用性以及完整性是用戶使用雲服務的根本。雲計算因按需服務、資源池共享、按服務收費等特點,近年來在各應用領域中得到快速發展。計算機的發展歷程經歷了主機系統與集中計算,效用計算,個人計算機與桌面計算,分布式計算,網格計算,軟件即服務( Software as a Service,SaaS ),雲計算的出現等階段。從計算模式的演變歷程來看,具有集中、分散、集中的特點。如今,計算模式呈現集中的趨勢。圖2-1是一個計算模式的發展圖。


 

雲計算是一種新型的計算模式,其主要優勢是:即時響應用戶需要的計算資源,即根據用戶的需求供給或者回收相應的資源。用戶可以在應用開始運行時,只申請一部分資源,當有增加需求時,再按需向雲服務提供商申請更多的計算資源。雲計算的形成對應的是多種技術的組合,這種組合使得把IT作為服務這個非常簡單的理念變成了現實。

雲計算的定義、特點及分類

雲計算的定義眾說紛紜,2011年1月,NIST(美國國家標准與技術研究院)公布了雲計算的定義如下:雲計算是一種對IT資源的使用模式,是對共享的可配里的計算資源(如網絡、服務器、存儲、應用和服務)提供無所不在的、方便的、隨需的網絡訪問。

隨着雲計算的發展,為了對雲計算有一個評判的標准,總結雲計算的9大特性如下:

(1) IT能力以服務形式提供
(2)網絡化訪問
(3)用戶自助服務
(4)提供開放的服務訪問和管理接口
(5)持續的服務更新與孵化

(6)資源聚合成池
(7)自動化管理與快速交付
(8)彈性擴展
(9)資源使用計量

根據雲計算服務的部署方式和服務對象范圍可以將雲分為三類:公有雲、私有雲和混合雲。在公有雲中,用戶可以在雲中租賃資源,也可以租賃基礎設施向其他用戶提供服務,為了保證用戶之間的通信和數據共享等安全。在雲計算用戶間需要設計安全的訪問控制機制[hl[81。依據雲計算的服務類型可以將雲分為三層:軟件即服務SaaS ( Software as a Service SaaS ),平台即服務,PaaS ( Platform as a Service. PaaS)和基礎設施即服務IaaS ( 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  IaaS )。一般計算環境都具有軟件層、操作系統層和硬件層。雲計算提供的3種服務模式就對應了一般計算環境的3個層面。這3種服務模式分別是軟件即服務(SaaS )、平台即服務( PaaS )及基礎設施即服務(IaaS) .

( I ) SaaS即雲應用軟件,.將應用軟件進行封裝提供給用戶。終端用戶利用瀏覽器,通過網絡就可以獲得所需的或定制的雲應用服務。

( 2 ) PaaS是在基礎設施與應用之間的重要一層,PaaS將基礎設施資源進行整合,為用戶提供應用的開發環境、部署平台等,方便了應用與基礎設施之間的交互。

( 3 ) IaaS是將硬件設備等基礎設施資源封裝成服務提供給用戶使用。用戶可以在基礎設施之上運行任意軟件,而服務提供者只負責管理基礎設施。

三者之間的關系如圖2-3所示。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