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中】可靠性基礎_抽樣檢測


A、抽樣原則

A1、基本概念和 OC(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對於全檢測下:在(樣本數N,不良品p)情況下,基於二項分布,OC曲線確定。

 對於抽樣檢測,其概率分布一般采用如下方式選擇:

 

決定某一批產品的質量(缺陷水平)的是被抽出來檢驗的樣本,因為抽樣具有隨機性,所以即使全部的樣品都通過了檢驗,也不敢說這批產品100%沒問題,反之亦然。

供方風險α,當某一批產品的缺陷水平低於設定的期望值而被拒絕的概率(也叫第一類風險,拒真),通常取α=0.05,即5%(也就有95%的概率被接收為良品批)。換句話說,只要該批產品的缺陷水平低於設定的期望值,廠家就有95%的信心說這批產品沒問題(這就是置信度的來源)。 

買方風險β,當某一批產品的缺陷水平高於設定的閾值而被接收的概率(也叫第二類風險,取偽),通常取β=0.1,即10%(也就有90%的概率被拒絕接收)。換句話說,只要該批產品的缺陷水平高於設定的閾值,買家就有90%的信心說它不合格。

抽樣檢驗中的兩類風險是不可避免的,供需雙方都必須承擔各自的風險。想要同時減小雙方的風險,唯一的方法是增大樣本量,但這樣就勢必要提高檢驗成本,所以抽樣方案的選擇實際上是雙方承擔的風險和經濟的平衡。

注:下圖為 通過測試樣本增加時,AQL=1%情況下,OC曲線的變化。—— 樣本量越大,判定越准確,但測試成本也越高。

 

A2、AQL 和 LTPD 概念

AQL(Acceptable Quality Level)可接受質量水平
當一個連續系列批被提交驗收時,可允許的最差過程平均質量水平。AQL通常理解為生產者(供應商)風險(α)的不良率或者接收方以一定概率p1拒收某可接受批時的不合格率。在AQL抽樣時,抽取的數量相同,而AQL后面跟的數值越小,允許的瑕疵數量就越少,說明品質要求越高,檢驗就相對較嚴。

一批產品或材料的接受者通常參照AQL來制定抽樣計划,這就意味着:1)AQL是供應商流程質量的一個屬性,而不是抽樣計划的一個屬性;2)AQL不應作為產品本身的規格,也不應作為供應商生產流程的目標水平,它只是判斷流程質量水平的一個標准;3)現實中最希望的情況是,供應商的流程應當在一個比AQL好的水平上運行。【即:在供方良好質量管控的基礎上】

 

LTPD(Lot Tolerance Percent Defective)批允許不良率
批允許不良率是某個批次(孤立批)在一定拒收概率(p2)下的不合格率,這個“一定概率”建議通常設置為90%。與對AQL的理解類似,如果某個批次的質量比LTPD還差,那么接收方將有概率p2會拒收該批次產品;反之,其最終接收某個批次的產品的置信度(可以通俗地理解為“把握”)也是p2的。LTPD通常理解為顧客風險(β)的不良率或接收方以一定概率p2接收不合格品時的批次不合格率。

補充1:在供方工廠,產品連續不斷地生產出來,當然是連續批,一般用AQL;
           而在買方,幾乎很難保證來料都是連續批,而且,買方一般也不會對所有批次都進行抽檢。特殊的直供合作關系也可能能保證為連續批。

補充2:可靠性測試是破壞性測試,一般很久才做一次,所以它當然是孤立批,因此這份計划的最后給出的是LTPD,而不是AQL。

 

A2-AQL 抽樣方案 

 

AQL 單次抽樣(常規檢測)

 

AQL 兩次抽樣(常規檢測)

 

AQL 除了正常檢驗,還有 放寬檢驗和加嚴檢驗,相關轉移規則如下。

 

 

A2-LPTD 抽樣方案

集成電路的LPTD抽樣方案一般基於

 

  

【參考文檔】可靠性

     1) https://www.6sq.net/article/100295 【基礎】α、β風險系數與AQL和LTPD 

    2) http://www.cqeacademy.com/cqe-body-of-knowledge/product-process-control/acceptance-sampling/ 【基礎】Acceptance Sampling(含視頻) 

    3) https://evolvingbook.com/wp-content/uploads/2018/11/%E6%8A%9C%E5%8F%96%E6%A4%9C%E6%9F%BB.pdf  【基礎】OC曲線基礎(日文)

 

【引用請聲明出處,yvivid】https://www.cnblogs.com/yvivid/p/reliability_sampling.html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