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角字符的由來
全角符號是雙字節中文編碼的歷史遺留問題。當年在純文本的界面中,為了讓西文和中日韓的方塊字對齊,就讓西文字母、數字和標點也占用一個漢字的視覺空間,並使用 2 個字節存儲。后來,其中的一些全角字符因為比較有用,就得到了廣泛應用(比如全角的逗號「,」、問號「?」、感嘆號「!」、空格「 」等),專用於中日韓文本,成為了標准的中日韓標點字符。而其它的許多全角符號失去了價值,因為我們現在很少需要讓純文本的中文和西文字字對齊了,就很少再用了。
另外需要說明的是:現在全球文本編碼的事實標准是 UTF-8 等基於 Unicode 字符集的編碼格式。Unicode 吸納了許多遺留字符,並且為了兼容性而保留了所有字符。所以這些沒什么用的全角字符也留下來了。而國家標准也仍在要求字體和軟件支持這些全角字符。
全角和半角的區別
第一點大多數朋友都明白,也最直接,那就是使用全角和半角打出的字的形狀是不一樣的。
第二點是字符存儲上的區別,在全角狀態下,我們輸入一個字母所占的字符是兩個;而在半角狀態下,我們輸入一個字母所占的字符只有一個。輸入漢字兩者所占的字符都是兩個。
半角輸入:自由 之路 ddd
全角輸入:自由 之路ddd
上面給出了一個列子,我們明顯可以看出在全角和半角模式下,字母和空格之間的區別,而中文則沒區別。
其實有些字符編碼相關知識的同學可以很清楚的看出:全角字符和半角字符在字符集中就是兩個碼不同的字符,他們表示的含義相同,但是展示的效果有差異。這個差異要么體現在形狀上,要么體現在字符寬度上。
全角半角的切換
我使用的是搜狗輸入法,切換全角半角非常方便。只需要右擊搜狗圖標,會出現一個月牙形的圖標,點擊圖標就能在全角和半角之間切換。切換到全角時圖標會變成一個太陽。
在漢字輸入法中,輸入的字母數字默認為半角,但是標點則是默認為全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