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的命名規則
本文寫於 2020 年 7 月 31 日
文件命名建議只是用小寫字母,不使用大寫字母。
如果需要醒目,可以全部使用大寫字母,例如 README
這其實是 Linux 的傳統,但是為什么呢?我偏要大寫,我還要寫中文,不可以么?
我從網絡上零散的資料與阮一峰老師的博客中找尋到了下面這幾條理由,它們非常具有說服力。
1 易讀
相信中國人都懂,小寫字母看的明明白白,全部大寫就看不懂了。
例如 functional programing
和 FUNCTIONAL PROGRAMING
,明顯是小寫字母容易很多。
2 方便
小寫字母就不需要按住 Shift 鍵進行大小寫轉換了,在大小寫敏感的操作系統中也不需要 -i
關鍵字了。
而常常推薦的駝峰命名法,在遇到全是大寫的縮寫的時候就會變得奇怪。
3 可移植性
Linux 系統大小寫敏感,但是 Windows 和 Mac 是大小寫不敏感的呀。
如果用過 Windows 或者 Mac 命令行的同學應該會明白,Home
文件夾和 home
文件夾在這兩個系統眼里是一模一樣的。
所以一旦在某些對大小寫敏感的操作系統上,我們有倆文件夾是通過大小寫區分名字的,在遷移到其他操作系統時,可能就會出現很大的問題。
在寫代碼的時候更有問題了!
如果我們寫一段代碼,import './demo.js'
來引入實際是 Demo.js 的文件,在 Mac 和 Windows 上也許這是沒有問題的,可一旦在服務器的 Linux 環境下跑,就會出現很大的問題,因為 Linux 找不到這個文件。
4 易用性
Mac 或是 Linux 系統下,系統會提供給我們很多首字母大寫的目錄,例如:Home, Pictures, Documents......等等。
這是因為在早期的 Unix 系統中,如果使用 ls
命令,系統會先給你羅列大寫字母開頭的文件,后列出小寫字母,系統目錄大寫命名比較容易被用戶看到。
所以如果我們采用小寫命名,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與系統目錄區別開來。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