筏板中鋼筋主要有筏板主筋、筏板負筋、馬凳筋、封邊構造鋼筋及附加鋼筋。以下的內容中我們就這幾種鋼筋的在GTJ2018中的處理方法進行詳細解讀。
一、筏板主筋
筏板主筋類似於現澆板受力筋,根據鋼筋在筏板中的位置分為底筋、面筋。
繪制方法同現澆板受力筋
根據圖紙中筏板主筋的方向、形式選擇對應方法進行鋼筋布置。
二、筏板負筋
筏板負筋的處理方式同板受力筋,但是由於筏板所受為地基給的反作用力,因此,筏板的負筋為底部鋼筋,如圖:
繪制方法同板受力筋:
三、馬凳筋
筏板中的馬凳筋是用來支撐筏板中上下層鋼筋,保證上下層鋼筋按設計要求布置,屬於措施筋的一種。
馬凳筋的形式有多種,在筏板基礎構建屬性中的鋼筋業務屬性中可對馬凳筋進行輸入
根據圖紙中或者施工組織設計中給出的馬凳筋形式在這里選擇對應馬凳筋形式,輸入鋼筋長度及鋼筋信息即可。
有時圖紙中或者施工組織設計工並未給出具體馬凳筋信息,這種情況可根據筏板基礎的體積按照定額計算規則進行換算,如下表:
四、封邊構造鋼筋
封邊構造鋼筋形式主要分為兩種:U形筋構造封邊方式和縱筋彎鈎交錯封邊方式
無論哪種形式,都需要在軟件中筏板基礎構件屬性中的鋼筋業務屬性中進行輸入
(a)U形筋構造封邊方式
軟件中U形構造封邊鋼筋彎折長度默認按照16G101-3圖集設置,如果圖紙中給出其他設計,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修改。
(b)縱筋彎鈎交錯封邊方式
這里只是輸入了側面縱筋的鋼筋信息,底部與頂部縱筋彎鈎交錯長度需要在節點設置中進行修改。
軟件默認搭接長度為150,可根據具體情況修改數值。
五、附加鋼筋
如圖所示,在筏板基礎集中受力部位通常會增設附加鋼筋。圖中紅色鋼筋線表示此處附加鋼筋為底筋,綠色線為該附加鋼筋的長度范圍。根據附加鋼筋本身長度標注及長度范圍可知該筏板基礎布筋范圍為藍色框范圍。
對於附加鋼筋,當附加鋼筋為底筋時,可選擇筏板主筋中的底筋或筏板負筋繪制;當附加鋼筋為面筋時,只能使用筏板主筋中的面筋繪制。
構件選用弄清楚之后,困擾大多數人的是附加鋼筋的布筋范圍如何繪制。以底筋為例,分別講述用筏板主筋和筏板負筋的繪制方法。
1.筏板主筋
2.筏板負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