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流程」在不同的產品項目中,不同規模的企業中,往往也不盡相同,有瀑布、有敏捷,但最基本的開發流程理當如圖所示,也是最簡單最容易實操,公認度最高
如果實踐這套流程,說明你們在甲方爸爸面前比較硬氣的那種。往往我們都做處在另一個痛苦的流程:甲提給運維或開發,今天明天要,加班實現,甲改需求,加班修改...甲不知道想要什么,開發完甲就知道不想要什么。
上面流程也就10個步驟,踐行起來很容易:
1.首先由產品爸爸根據客戶需求、結合工作經驗、參考友商等方式YY出一些產品需求,形成原型,拿到內部評審,主要是自己領導產品大拿評審。
2.評審通過后,拉上RD、QA、UI等研發前端和測試爸爸再次評審,評審結果變動較大時需要產品重新評審需求。
3.多方評審對需求變動較小時,可以開始技術方案、UE、QA測試用例的設計。
4.設計完成后,由各個方向進行並行評審。針對UE設計,UI進行設計,FE前端開發。主要后端技術評審拉上研發領導進行內部評審。
5.方案確定后進行排期。QA在RD排期基礎上進行排期。
6.工期計划表出來后可以准備加班開干,后端定義接口(或mock),swagger、Knife4j等接口文檔,前后端並行開發,最后聯調自測。
7.開發自測完成后,進行CodeReview,組內人員根據業務針對代碼層次結構,設計模式合理性等給出不同優化建議。
8.通知測試爸爸可以開始,如有必要進行功能演示(按原型開發,一般沒必要),根據測試反饋修改優化。
9.測試爸爸點頭沒問題后,拉上PM進行第一次驗收。上線計划,上線后的回測
10.上線后測試爸爸再次點頭后。恭喜你,可以開始加下一個需求的班了
空擋地板油,空轉沒意義,忙碌的發慌
J
2020.7.25
在人間寫Bug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