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1、存儲概念
- 存儲單元:只能存儲一位數據的存儲電路。
- 寄存器:用於存儲一組數據的存儲電路。由一組觸發器組成。
- 存儲器:用於存儲大量數據的存儲電路。
2、存儲單元分類
(1)靜態存儲單元
由門電路連接而成,其中包括各種電路結構形式的鎖存器和觸發器。
- 只要不斷電,其狀態會一直保持下去。
(2)動態存儲單元
利用電容的電荷存儲效應來存儲數據。
- 充放電需要時間,因而速度低於靜態存儲單元。
- 電荷隨時間而泄露,因而必須定期“刷新”才能保證數據不丟失。
3、存儲器分類
(1)隨機存儲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
- ①靜態隨機存儲器(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SRAM),用的是靜態存儲單元。
- ②動態隨機存儲器(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DRAM),用的是動態存儲單元。
(2)只讀存儲器(Read Only Memory,ROM)
不能寫,只能讀,掉電后數據不丟失。
- ①掩模ROM(Mask Read Only Memory),數據在制作芯片時寫入,之后無法更改。
- ②可編程ROM(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PROM),數據由用戶寫入,之后無法更改。
- ③可擦除的可編程ROM(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EPROM),數據由用戶寫入,用紫外線擦除重寫。
- ④帶電可擦可編程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E2PROM),數據由用戶寫入,用電信號擦除重寫。
二、SR鎖存器
SR鎖存器(Set-Reset Latch)是靜態存儲單元中最基本、最簡單的一種。
- 通常由兩個或非門或者與非門組成。
- 不具備記憶功能。
(1)或非門 SR 鎖存器
---------------------- RD:復位端,置0輸入端。 SD:置位端,置1輸入端 ---------------------- 1狀態 0狀態 Q :輸出端 1 0 Q‘:輸出端 0 1 ----------------------
Q為初態,Q*為次態,約束條件:SDRD = 0,不允許 SD = RD = 1 狀態同時消失。
真值表怎么看:
- ① 兩個輸入端,1 看成有效,0看成無效。
- ② SD = 1,即置位端為 1 有效,則 Q* = 1。
- ③ RD = 1,即復位端為 1 有效,則 Q* = 0。
- ④ SD = RD = 0 時,即輸入都無效,則 Q* = Q。
- ⑤ SD = RD = 1 時,即輸入都有效,則 Q* = 0,且 Q' = Q。
(2)與非門 SR 鎖存器
Q為初態,Q*為次態,約束條件:SD'RD' = 0,不允許 SD' = RD' = 0 狀態同時消失。
真值表怎么看:
- ① 兩個輸入端,1 看成無效,0看成有效。
- ② SD = 0,即置位端為 0 有效,則 Q* = 1。
- ③ RD = 0,即復位端為 0 有效,則 Q* = 0。
- ④ SD = RD = 1 時,輸入都無效,則 Q* = Q。
- ⑤ SD = RD = 0 時,輸入都有效,則 Q* = 1,且 Q' = Q。
三、觸發器
在鎖存器的基礎上加了一個觸發信號輸入端 CLK,觸發信號有效時,鎖存功能才有效,即該觸發器才有效。
1、電平觸發器
(1)電平觸發的SR觸發器
- CLK = 1,觸發器可以接受輸入信號。
- CLK = 0,觸發器保存的是CLK回到0以前瞬間的狀態。
(2)電平觸發的D觸發器
- 若D=1,則CLK變為高電平以后觸發器被置成Q=1,CLK回到低電平以后觸發器保持1狀態不變。
- 若D=0,則CLK變為高電平以后觸發器被置成Q =0,CLK回到低電平以后觸發器保持0狀態不變。
2、邊沿觸發器(2個D)
觸發器的次態僅僅取決於CLK信號下降沿(或上升沿)到達時刻輸入信號的狀態。例如:兩個電平觸發 D 觸發器組成的邊沿觸發器
觸發器的次態僅取決於時鍾信號的上升沿(正邊沿)或下降沿(負邊沿)時輸入時的邏輯狀態,之后信號變化對觸發器輸出的狀態沒有影響。
3、脈沖觸發器(2個SR)
(1)主從SR觸發器
(2)主從JK觸發器
4、按邏輯功能分類
- 按照邏輯功能的不同特點,通常將時鍾控制的觸發器分為:SR觸發器、JK觸發器、T觸發器、D觸發器。
- 邏輯功能和觸發方式是觸發器的兩個最重要的特性,觸發器的觸發方式和邏輯功能之間並未固定的對應關系。
- 同一種邏輯功能的觸發器可以采用不同的觸發方式;
- 同一種觸發方式的觸發器可以具有不同邏輯功能;
5、動態特性
- (1)建立時間(Setup time)tsu:輸入信號應當先於時鍾信號CLK動作沿到來的時間。
- (2)保持時間(Hold time)th:時鍾信號CLK動作沿到來,輸入信號仍然需要保持不變的時間。
- (3)傳輸延遲時間(Propagation delay time)tpd:CLK動作沿到達開始,直到觸發器輸出的新狀態穩定建立所需要的時間。
- (4)最高時鍾頻率(Maximum clock frequency)fmax:觸發器在連續、重復翻轉的情況下,時鍾信號可以達到的最高重復頻率。
四、寄存器
寄存器由觸發器組成,能夠寄存一組 N 位的二值代碼。
五、存儲器——存儲容量的擴展
1、位擴展方式
字數(地址)夠用,而每個字的位數(數據位寬)不夠,則應采用【位擴展】的連接方式。例如,8 片 1024*1 位的 RAM 連接成了 1024*8 位的 RAM :
2、字擴展方式
每個字的位數(數據位寬)夠用,而字數(地址)不夠,則應采用【字擴展】的連接方式。例如,4片 256*8 位的 RAM 連接成了 1024*8 位的 RAM:
參考資料:閻石. 數字電子技術基礎(第5版)[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