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路仿真軟件Micro-Cap使用


MC10

目錄

MC10

選擇要顯示的波形:

添加自定義元件

scope數據點讀取

使用公式Expressions:

瞬態分析:

AC分析:

Performance Functions:

Macros(PhotoDiode):

打開limits窗口設置仿真參數(F9):

Rubberbanding(拖拽功能使能):

ProbeTransient(按住CTRL點擊網絡可以保留信號波形):

Probe下選擇多條曲線或單條曲線顯示:

選擇Probe模式:

按F9選擇retrace進入連續仿真模式:

單獨放大X軸:

產生矩形波設置:

看電流:

原理圖高清截圖/保存為Windows圖元文件:

數字和模擬混合仿真時需要使用pulse source作為信號源

Properties:

牢記電阻單位為Meg,而不是M:

PATH設置:

修改仿真步進:

在仿真添加slider功能/同時可以在option選線開啟全局slider:

仿真錯誤記錄:

獲取仿真結果列表:

不需要仿真的元件可以禁止使能,不必刪除:

公式計算功能:

Step功能構建相似電路:

開啟autosave功能:

設置顯示View的值屬性:

拷貝Tina的元件模型到MC10:

振盪電路分析示例:


官方地址:http://www.spectrum-soft.com/demo.shtm

目前最新版本為12:

它是一款小巧易用的電路仿真軟件,相比於Multisim/Cadence Pspice/Tina-TI/LTspice/都具有更友好的用戶操作以及比較全面的器件庫:


選擇要顯示的波形:

添加自定義元件

(1)

(2)

(3)

(4)

scope數據點讀取

使用公式Expressions:

瞬態分析:

AC分析:

Performance Functions:

 

//---------------------------------------------------------------------------------------------------------------------

Macros(PhotoDiode):

打開limits窗口設置仿真參數(F9):

Rubberbanding(拖拽功能使能):

ProbeTransient(按住CTRL點擊網絡可以保留信號波形):

Probe下選擇多條曲線或單條曲線顯示:

選擇Probe模式:

按F9選擇retrace進入連續仿真模式:

單獨放大X軸:

產生矩形波設置:

看電流:

原理圖高清截圖/保存為Windows圖元文件:

按封裝的方位來確定仿真器件的引腳,而非上面的標號,如INA132:

按PIN Number來確定仿真器件的引腳:

數字和模擬混合仿真時需要使用pulse source作為信號源

數字部分不需要供電:

Properties:

牢記電阻單位為Meg,而不是M:

PATH設置:

修改仿真步進:

在仿真添加slider功能/同時可以在option選線開啟全局slider:

仿真錯誤記錄:

獲取仿真結果列表:

不需要仿真的元件可以禁止使能,不必刪除:

公式計算功能:

在電路的text頁面定義變量,在main頁面添加text以=號開頭輸入公式:

Step功能構建相似電路:

開啟autosave功能:

設置顯示View的值屬性:

拷貝Tina的元件模型到MC10:

1、不要在器件右擊[enter macro]打開仿真模型,此模型不全,而應該如下圖操作:

2、打開Ti.lib把仿真文件內容拷貝到相似器件的位置。可能會有一些不兼容需要調試。

3、打開Windows->Componet Editr,在右邊列表中找到所要添加的相似器件,右擊選擇”Add Part Wizard” ,shape使用相似器件的shape,無需自己手繪添加。

4、移動小紅點到對應的shape點,使用時可以勾上“Pin Markers”和“Pin Names”。

振盪電路分析示例:

pspice軟件使用需要了解器件模型,參考書籍: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