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知必會的8個Python列表技巧


原作者:Nik Piepenbreier

翻譯&內容補充:費弗里

原文地址:https://towardsdatascience.com/advanced-python-list-techniques-c6195fa699a3

  列表(List)是你使用Python過程中接觸最為頻繁的數據結構,也是功能最為強大的幾種數據結構之一。Python列表非常的萬能且蘊含着許多隱藏技巧,下面我們就來探索一些常用的列表技巧。


1 列表元素的過濾

1.1 filter()的使用

  filter()函數接受2個參數:1個函數對象以及1個可迭代的對象,接下來我們定義1個函數然后對1個列表進行過濾。

  首先我們創建1個列表,並且剔除掉小於等於3的元素:

圖1

  回顧一下發生了什么:

  1. 我們定義了列表original_list
  2. 接着我們定義了一個接受數值型參數number的函數filter_three,當傳入的參數值大於3時會返回True,反之則會返回False
  3. 我們定義了filter對象filtered,其中filter()接受的第一個參數是函數對象,第二個參數是列表對象
  4. 最終我們將filter對象轉化為列表,最終得到經filter_three過濾后original_list內留下的元素。

1.2 使用列表推導式

  類似的,我們也可以利用列表推導式來過濾列表元素,作為一種生成和修改列表優雅的方式,列表推導式想必大家都比較熟悉了,下面是使用列表推導完成同樣任務的過程:

圖2

2 修改列表

2.1 map()的使用

  Python中內置的map()函數使得我們可以將某個函數應用到可迭代對象內每一個元素之上。

  比方說我們想獲取到一個列表對象中每一個元素的平方,就可以使用到map()函數,就像下面的例子一樣:

圖3

  類似filter()的工作過程,下面我們來看看發生了什么:

  1. 首先我們定義了列表original_list,以及接受數值型參數並返回其平方值的函數square()
  2. 接着我們定義了map對象squares,類似filter()map()接受的第一個參數是函數對象,第二個參數是列表對象
  3. 最終我們將map對象squares列表化,就得到了想要的結果

2.2 使用列表推導式

  同樣的我們也可以使用列表推導式完成同樣的任務:

圖4

3 利用zip()來組合列表

  有些情況下我們需要將兩個或以上數量的列表組合在一起,這類需求使用zip()來完成非常方便。

  zip()函數接收多個列表作為參數傳入,進而得到每個位置上一一對應的元素組合,就像下面的例子一樣:

圖5

4 顛倒列表

  Python中的列表是有序的數據結構,正因如此,列表中元素的順序很重要,有些時候我們需要翻轉列表中所有元素的順序,可以通過Python中的切片操作,用::-1來快捷地實現:

圖6

5 檢查列表中元素的存在情況

  有些情況下我們想要檢查列表中是否存在某個元素,這種時候就可以使用到Python中的in運算符,譬如說我們有一個記錄了所有比賽獲勝隊伍名稱的列表,當我們想查詢某個隊名是否已獲勝時,可以像下面的例子一樣:

圖7

6 找出列表中出現次數最多的元素

  有些情況下我們想要找出列表中出現次數最多的元素,譬如對記錄若干次拋硬幣結果的列表,找出哪一種結果出現次數最多,就可以參考下面的例子:

圖8

7 展平嵌套列表

  有些情況下我們會遇到一些嵌套的列表,其每個元素又是各自不同的列表,這種時候我們就可以利用列表推導式來把這種嵌套列表展平,如下面2層嵌套的例子:

圖9

額外補充

  原作者這里只考慮到兩層嵌套的列表,如果是更多層嵌套,就需要有多少層寫多少for循環,比較麻煩,其實還有一種更好的方法,我們可以使用pip install dm-tree來安裝tree這個專門用於展平嵌套結構的庫,可以展平任意層嵌套列表,使用例子如下:

圖10

8 檢查唯一性

  如果你想要查看列表中的值是否都是唯一值,可以使用Python中的set數據結構的特點,譬如下面的例子:

圖11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內容,如有疑問歡迎在評論區討論~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