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乘風破浪的姐姐聊聊產品與成長


如果要問最近大家聊得最多的話題,又或者是大家最近都在看的電視節目,我想很可能80%的答案都會是芒果TV的乘風破浪的姐姐。這個匯聚了30位30+歲數的姐姐們的成團節目,真的吸引到我了!周末跟妹紙追完兩期之后,心中也有一些感想,整理總結成此文分享與你。

一、這是一個什么樣的節目

  《乘風破浪的姐姐》是芒果TV推出的女團成長綜藝節目,由黃曉明擔任成團見證人、杜華擔任女團經理人、霍汶希擔任女團總顧問、趙兆擔任音樂總監、陳琦沅擔任舞台總監。

  該節目召集了30位1990年之前出生的女藝人,通過訓練和考核,最終選出5位成員組成女團。

  該節目於2020年6月12日起在芒果TV播出,截至6月20日,這檔綜藝已經收獲6.7億播放量,更被寄予年度綜藝的厚望。

  豆瓣評分也達到了8.3分,參與評價人數7萬余人(截止6月20日):

  《乘風破浪的姐姐》公布的完整30人嘉賓陣容:(按姓氏首字母排序)

阿朵、白冰、陳松伶、丁當、黃聖依、黃齡、海陸、金晨、金莎、藍盈瑩、李斯丹妮、劉芸、孟佳、寧靜、吳昕、沈夢辰、王麗坤、王霏霏、王智、萬茜、許飛、郁可唯、伊能靜、袁詠琳、張雨綺、張含韻、張萌、鍾麗緹、鄭希怡、朱婧汐

  然而據統計,這30位在節目中乘風破浪的小姐姐,在現實中卻沒有怎么接到戲。加上今年的疫情,也有機會讓30位姐姐聚到了一起來參加這個節目。

  而乘風破浪的可真的不止姐姐們,節目上線當天,制作平台芒果超媒的市值就突破千億,截至目前,其市值已飆升了200億左右!

二、這個節目為何成了爆款

  不知道有沒有童鞋看過今年的《青春有你2》和《創造營2020》,反正我是看過,因為我妹紙在追。前一陣還在一股強烈的青春氣息中,突然一個主打30+姐姐的女團選秀節目就橫空出世了,甚至沒有一點點“防備”就霸占了我的朋友圈和話題榜,成為了2020這個夏天最具爆款潛質的綜藝節目。

  然而,在6月12日芒果TV播出之前呢,微博熱搜停更、無定檔無宣傳,憑借着爆款的產品特性就迅速擊穿了圈層,成為了我們熱議的話題。作為一個也在學習產品思維的IT技術人,它勾起了我學習和研究的欲望!

  這幾年的選秀節目包括青春有你2、創造營之類,雖然也在不斷改進賽制和吸引更多的小鮮肉和美女參賽組團,但是模式趨於固定,想必大家都有一點審美疲勞了。

  這個時候,《乘風破浪的姐姐》邀請到30位參賽選手都是30+的女藝人,這些女藝人都已經在娛樂圈摸爬滾打多年並有了一定的成就,她們之中有專業的演員、歌手、主持人,或德高望重又或小有名氣,而且她們個性獨特不像年輕未正式出道的女孩容易接受導師的教化 以及 她們經歷的人生閱歷更多且面臨的境況更加復雜,要真的挑選出幾位出來組成一個team,這本身就有很強的沖突性,而這種強烈的沖突性,可以幫助節目承載探討更多的話題,比如類似於IT人的35歲焦慮、職業困惑、人生選擇等等,從而受眾也會更廣。這些沖突性的社會話題,我想正是觀眾想要看的,也是能夠一擊即中大眾情緒點的“武器”。

  因此,自帶社會話題,能夠直擊受眾情緒引起一定共鳴,是《乘風破浪的姐姐》可以爆火的主要原因。爆火的背后,則是這款爆火產品的出品人(我們可以理解為產品經理)芒果TV的准確定位和堅持不懈。

  一些綜藝的忠實粉絲看了這個節目之后,都幻想自己能夠成為姐姐,不過現實卻讓她們活成了大媽。現實生活中的問題,是無法僅依靠幾個綜藝節目的雞湯來解決的,但是貌似大多數的普通人需要這種慰藉和鼓勵,然而芒果TV出品的很多綜藝節目都抓住了這一點。從2013年湖南台的《爸爸去哪兒》開始,一系列的爆款產品紛至而來,讓我們找到內心向往的田園生活的《向往的生活》、實現內心的偵探夢想的《明星大偵探》、觀察單身男/女明星的《女兒們的戀愛》和《我家那小子》,再比如聚焦婆媳關系的《婆婆和媽媽》等。可以說,芒果TV無所不覽和精准觸達,在青壯年和老年用戶這個受眾群體憑借其優秀的綜藝產品形成了綜藝領域的獨角獸的實力,也讓它站穩了視頻網站Top4的位置。

  我們也要知道,愛奇藝、優酷、騰訊視頻等主流長視頻企業目前都還未實現真正的盈利,而芒果TV做到了,它已經背靠湖南台在長視頻的市場格局中找到了一個較為穩固的立足點,但能否擠進Top3仍然是一個未知數。不過,我們可以確定的是,芒果TV找到了自己的路,並且在自己的爆款之路上正在堅持不懈的行走,努力研究和把握大眾情緒,保持一流的制作水准,作為普通觀眾我也真心希望可以看到其更多的爆款產品出現!

三、正能量的個人成長價值觀

  如果只有好的模式和內容,並不足以描繪一個好故事,也不足以讓乘風破浪的姐姐成為爆款。換句話說,這類爆款產品還需要有一股向上的既直觀。因為,只有正能量的價值觀,才會有廣泛的觀眾緣,而那些有廣泛的觀眾緣的節目也才會火。

  因此,在乘風破浪的姐姐里,我們看到了:

  氣場強大的女王寧靜,出道36年依舊少女的伊能靜;

  霸道御姐的張雨綺,我行我素的黃聖依;

  ......

  雖然每個姐姐的個性都不同,表現出來的特質也是百花齊放,但我看到的更多的一面則是他們在不同的人生境遇下想要尋求突破的欲望,這種欲望在驅動他們的轉型與成長

  30+歲是一個不上不下的年紀,在這個年紀,大部分的普通職場男性和女性都比較尷尬,也都充滿了焦慮。對於職場當中的30+歲的女性,往往很多能力不差,為工作投入了很多時間和精力,但到了升職加薪的時候,卻往往因為結婚生子,被抹掉機會。

  雖然現代社會已經在倡導女性和男性在職場上應該有平等的地位,但仍然有很多公司,特別是在中小企業,女生為了站穩腳跟是非常不容易的。因此,30+的職場女性往往要么開始尋求突破,要么徹底放棄成長。

  而大部分參加乘風破浪的姐姐們,都選擇了尋求突破。我看到了作為演員的海陸為了快速融入集體並不給團隊拖后腿,時刻都在練習她不擅長的聲樂和熟悉歌曲;也看到了作為歌手的郁可唯,為了突破自己歌手的身份和尋求更廣闊的發展,主動選擇了加入Dance組並選擇了《大碗寬面》這首對跳舞要求較高的歌曲競賽。其實,這樣的例子,節目里邊還有很多。

  當然,我印象最深刻的還屬首場solo秀的第一名藍盈盈。成功往往傾向於有准備的人,她拿到了全場最高的91分,刷新了姐姐們的認知。但是在我看來,她不過是真正地有所准備並准備充分而已,就像大學時期參加期末考試的我們,有些考的高分的童鞋往往是在很早之前就開始復習了,而有些低分的童鞋則是考試前兩天才開始抱佛腳(雖然這些抱佛腳的童鞋有可能最終的得分也並不低)。

  對於我們IT技術人來說,30+歲之前可能拼的是你前期的准備是否充分,例如你的大學是否是211,985又或者是雙一流,是否去一線或頭部互聯網企業實習或工作,是否有高性能/高並發/秒殺系統等項目的開發經驗,是否有敏捷的項目管理/團隊管理的經驗等等,這些都是你在30+歲之前的經歷,他們可以讓你在30+歲之后仍然保持市場競爭力 及 往其他企業平滑過渡的能力。但是在30+歲之后,IT人的時間管理可能就不能像以前那樣高效,很多的前浪都被拍在了沙灘上。而這些前浪被拍之后不是起不來,而是放棄了起來的動力。這個時候,我們面對未知的未來,也需要尋求自己的突破,這個突破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無形的,但不能無動無衷。

  例如,我們可以總結自己的經歷,抽取出共性,可以練習建立一些可復用的技術與領域能力(關於可復用的能力建設,可以閱讀我的這一篇文章),幫助我們應對快速變化的市場職位。

  又例如,我們可以在保證生活的基礎之上,為自己的能力進行一些投資,讓自己能夠學習和實踐更多適應性更強的技術與領域能力,當然本質都是為了讓自己又更高的議價權。一門不錯的X客時間的課程,一本經典的技術/架構書籍,都是值得做的投資,為有價值的知識付費,不單純為薅羊毛而囤知識,是我一貫的原則。

  總之,就如微軟CEO薩提亞納德拉在《刷新》一書中提到的觀點,任何組織和個人,在達到某個臨界點時,都需要自我刷新,否則很容易被淘汰出局,沒有未來。如果IT技術人在成長中碰到了某個臨界點,我們也需要點擊刷新,尋求突破!不管你是曾經的.NET Framework重度使用者准備向.NET Core轉型跨平台應用開發,還是曾經的Windows Server全家桶工程師准備向容器化的雲原生工程師轉型,未來已來,突破仍在繼續。

參考資料

燃財經,《乘風破浪的姐姐是怎么討好你的》

劉潤,《是什么,讓姐姐們乘風破浪》

刀姐,《為什么杜華這么招人恨》

中國基金報,《乘風破浪的姐姐的財富神話》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