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體的運算符重載


結構體的運算符重載

C++中,結構體是無法進行==,>,<,>=,<=,!=操作的,如要使用這些操作符對結構體進行操作,則可以在結構體內部對這些運算符進行重載,將結構體的比較轉化為結構體內部的數字或者字符的比較。

實際編程中,大部分時候操作對象是結構體數組,尤其是在使用STL容器的時候,如果我們可以往語句中傳入結構體,一些事情將會變得很簡單。因此掌握結構體運算符的重載是非常必要的。
 

方式一:結構體內部的重載

重載運算符的格式如下:
bool operator 運算符 (const 結構體名稱 b) const
{
    return(什么時候這個運算符對結構體成立);
}

 

 

 

  priority_queue<tmp>q;//優先隊列 

方式二:結構體外的重載

 

 

 

 

priority_queue<tmp,vector<tmp>,cmp>q;;//優先隊列 

 

 
 

來源1:https://blog.csdn.net/sunny1996/article/details/51242184

來源2:簡書

 來源3:https://www.cnblogs.com/MekakuCityActor/p/8455379.html

關於結構體運算符重載解釋的比較清楚的文章:http://www.cppblog.com/sixleaves/archive/2014/08/29/208178.aspx

 

運算符重載-友原函數(結構體、類和運算符重載

 

第一:運算符重載的基本應用。第二:運算符重載於友原函數的關系。第三:結構體於類關於運算符重載的區別。首先我需要普及下基本的知識:
預備知識operator(操作符)、operand(操作數)、表達式
表達式是由操作符和操作數構成的,而且一般每個表達式都有副作用,並且都有結果(關注結果和副作用)。什么意思?
關於副作用的理解:其實就是在達到結果的這個過程中所做的一些事情,而這些事情產生了一些影響,但是不影響結果。
好像有點繞、看看例子在理解吧。
看例子:
int a = 1,b=2,c; c = a + b;
在這段代碼里面,c = a + b;就是表達式、其中 = 、 + 又稱為操作符、c、a、b又稱為操作數。其結果就是計算出了a+b的值,副作用沒有。
又比如:
cout << "Helloe" << endl;其中 <<是操作符、cout、"helloe"、endl是操作數。<<的結果是返回了ostream的引用,而副作用就是將"Helloe"輸出到屏幕。

第一:運算符重載的基本應用。
看如下代碼:

 1 #include <iostream>
 2 
 3 using namespace std;
 4 
 5 class Point {
 6 private:
 7     double x,y;
 8 public:
 9     Point(double x = 0, double y = 0):x(x),y(y) {
10         
11     }
12     Point operator+(const Point &p) const{//這種是最基本的方式、其本質是做操作數調用operator+函數 
13         Point temp;
14         temp.x = this->x + p.x; 
15         temp.y = this->y + p.y;
16         return temp;
17     }
18     /*
19     ostream& operator<<(ostream& out) {
20         out << x << " " << y;
21         return out;
22     }
23     */
24     friend ostream& operator<<(ostream& out, Point & p);   
25 };
26 ///*
27 ostream& operator<<(ostream& out, Point & p) {
28     out << p.x <<" "<< p.y;
29     return out;
30 }
31 //*/
32 
33 int main() {
34     
35     Point a(1,5);
36     Point b(5,7);
37     Point c;
38     c = a + b;
39     //c << cout << endl;
40     cout << c << endl; 
41     return 0;
42 }

如上代碼:
注釋掉的先不用看,12--17行就是最基本的運算符重載、其調用在38行,本質是:c = a.operator+(b);也就是調用做操作數的方法那么還要友元函數干什么呢?考慮下輸出,如果你想讓cout對象能自動輸出Point的對象如何半到。你很聰明一定想到重載<<運算符、yes!right!於是把operator<<作為成員函數,你只能寫成上面注釋掉的哪樣,那么調用時,麻煩就來了、編程39行的樣子。尼瑪丫、真實變態、我是想讓它是cout << c << endl。搞得四不像了。是的就是因為這樣子不好用,所以我們要結合友元函數的技術和運算重載技術來實現40行的調用。好了重點來了!謹記之!
tips:對於非成員函數的運算符重載,第一個參數就是左操作數,第二個操作數就是右操作數。
第二:運算符重載和友原函數的關系
所以上面的友元函數的參數順序是cout對象的引用是第一個參數、Point對象引用為第二個參數。
我們還要解決第二個問題,如何讓這個函數訪問Point對象的私有部分,只要在Point類中聲明,hello我是你的朋友啦、他的東西就是你的啦、你要怎么用怎么用,這才是朋友么!不、是基友!我認為應該叫做基友函數,哈哈。聲明格式就是加上friend和函數的聲明即可。
tips:成員函數和非成員函數的運算符重載的區別就是,參數個數不一樣。成員函數中的左操作數不用體現出來(用this即可)、而非成員函數的左右操作數都要體現在運算符函數參數里面。
第三:結構體和類關於運算符重載的區別
關於區別,其實只有一個,因為結構體默認的權限是public、即其成員對外界都是可見的,所以其不需要友元函數來支持,但是其還是需要用非成員函數來重載<<比較方便、而不是用成員函數來重載<<.原因上面已經說過了。注意這個原因不是友元這項技術體現出來的,而是成員函數和非成員函數體現出來的,友元技術知識用來支撐其在類中的應用。、
tips:對於結構體,非成員函數的運算符重載方法,不需要聲明為友元函數。
如下代碼:

 1 #include <iostream>
 2 
 3 using namespace std;
 4 
 5 struct Point{
 6     double x,y;
 7     Point(double x = 0, double y = 0):x(x),y(y) {
 8         
 9     }
10     Point operator+(const Point &p) const{//這種是最基本的方式、其本質是做操作數調用operator+函數 
11         Point temp;
12         temp.x = this->x + p.x; 
13         temp.y = this->y + p.y;
14         return temp;
15     }
16 };
17 
18 ostream& operator<<(ostream& out, Point & p) { 
19     out << p.x <<" "<< p.y;
20     return out;
21 }
22 
23 
24 int main() {
25     
26     Point a(1,5);
27     Point b(5,7);
28     Point c;
29     c = a + b;
30     cout << c << endl; 
31     return 0;
32 }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