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測試時間長了,對於用例的設計慢慢的也會總結出自己的一套方法。
理論上有很多的用例設計方法,如:等價類,邊界值,錯誤推斷法,因果圖法,正交試驗設計等等。
其實我本人設計用例的方法其實很簡單,就從兩個方面考慮,通過性和異常來考慮,無非就是多考慮幾個異常的場景。
例如:登錄業務。
無非就是考慮:1.輸入正確的用戶名密碼 (這是通過性)
2.輸入錯誤的用戶名,正確的密碼 (這是異常場景一)
3,輸入正確的用戶名,錯誤的密碼 (這是異常場景二)
4,輸入錯誤的用戶名,錯誤的密碼 (這是異常場景三)
至於什么字符,數字,英文等,太繁瑣了,實際工作中最多會多考慮一下字符的長度,其他的根本不可能寫全。如果每個場景都考慮到位,時間也不允許。
所以我寫用例的思路就是從正常場景和異常場景兩個方面考慮,涉及到重要模塊的時候,多考慮一些異常場景,結合業務知識。例如:涉及到了支付,金額之類的,就要多測試一些數據了。
這篇隨筆主要是通過功能性的用例,來引入接口用例的設計。
下面接上我網上找來的一個案例:
這個案例是GET請求,單接口。很簡單,主要是通過這個案例來闡述一下接口測試用例的設計思路。
從截圖中可以看出,入參參數有3個必填參數。
先設計一個通過性的用例,檢查返回結果。
再分別設計多個異常的場景,其中某個或多個或全部必填參數出現錯誤的情況下,返回是否會報錯。
這也與上文中我說的功能用例設計思路類似。
同時我們還可以對入參的參數類型進行異常測試。比如:要求參數是string類型,我們輸入數字,漢字等類型,從而驗證開發有沒有對參數的類型進行控制,
從而達到我們測試的目的。
以上是通過正常場景和異常場景的方法設計接口測試用例的。
還有一個思路就是:安全 從安全方面考慮。(可以是業務層面的安全,也可以是數據的安全方面)
總結:
希望大家以后在設計接口測試用例的時候,不要手無足措,利用這個思路,很快就能進入狀態。
當然實際工作中,很多情況下,公司只測試通過性的接口用例,異常考慮的不充分。如果你能做的比別人多一點,那么,你很快就能出人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