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口測試用例設計思路


最近的項目經常測試接口,記錄一下接口測試用例設計的思路。

一般咱們功能測試用例包含: 前置條件+測試步驟+預期結果,接口測試也是一樣的。以下是我的接口測試用例設計思路。

 

第一步  分析接口。就如同分析功能測試的需求文檔。

考慮幾個方面:

1 有哪些接口 

2 分析每一個接口:header,url,參數(含義、可選/必選、格式、類型等等),響應數據來源及數據量。

3 分析接口與接口之間的關聯關系或者叫依賴關系  

4 分析接口與業務之間的關聯關系或者叫依賴關系  

 

第二步 設計接口測試用例。 盡量做到考慮全面,高覆蓋率。

1 接口的功能是否ok,是否符合接口文檔,接口傳遞的數據需要入庫的數據庫是否更新。

2 參數很多是key:value格式的

分別考慮key的個數、空、修改key;

value的個數(多參數或者少參數)、空值、長度、格式、類型等;value是枚舉類型的,要遍歷每一個枚舉值。

3 業務依賴關系

4 接口依賴關系 【比如登錄接口成功,用戶信息獲取接口才可以成功;否則提示未登錄】

5 header、cookie

6 接口的安全性【是否有敏感信息、是否加密等】

7 響應結果的數據量

有些接口返回大量數據,一定要設置取數時間段。首先跟業務確認預估的業務量 並對預估的業務量在后台添加上對應的測試數據量,再反饋給業務當前業務量下接口的響應時間。如果時間太長,可以縮短取值區間,或進行分段請求

 

第三步 調試接口腳本。可以使用jmeter,postman等接口工具,也可以自編接口測試腳本。

1 調試腳本

2 添加邏輯控制,對腳本內的數據進行參數化 【前置條件,測試步驟 及 測試數據】

3 添加斷言【其實就是用例里的預期結果】

 

第四步 執行測試,腳本的批量執行。

對執行結果進行分析,錯誤分析、響應結果分析、響應時間分析等等。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