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技術與條形碼技術的對比


個人一直以為RFID與條形碼自動識別技術((barcode auto-identificationtech)是一回事,只是不同的名字而已,今天仔細研究了一下,發現二者的區別還是很大的,可以說根本就不是一種東西。

最直接地來看,RFID使用的是無線電技術,閱讀信息不需要接觸,標簽只需要在一定的距離內,不需要在閱讀器的視野范圍內;但條形碼技術,使用的是光學技術,閱讀信息也不需要接觸,但是必須將條形碼放在閱讀器的視野范圍內。

下面是網上的一篇文章。

內容來源:http://tech.rfidworld.com.cn/2019_05/e3c2ea97e9aece19.html

條碼技術,是條形碼自動識別技術(barcode auto-identificationtech)的簡稱。它是在當代信息技術基礎上產生和發展起來的符號自動識別技術。可以將符號編碼、數據采集、自動識別、錄入、存儲信息等功能融為一體,能夠有效解決物流過程中大量數據的采集與自動錄入等問題。

射頻識別(RFID)是一種無線通信技術(俗稱“電子標簽”),可以通過無線電訊號識別特定目標並讀寫相關數據,而無需識別系統與特定目標之間建立機械或者光學接觸。無線電的信號是通過調成無線電頻率的電磁場,把數據從附着在物品上的標簽上傳送出去,以自動辨識與追蹤該物品。

其實在RFID 技術應用前,信息的記錄和傳輸主要靠條形碼,采用條碼識別方式的優點是配置靈活、系統成本較低,但是存在易污染、易破損,操作較為繁瑣等特點,雖然RFID標簽和條形碼都是用來存儲產品的信息,但是,這兩種技術之間還是有如下7種區別:

1、數據的存儲容量

一維條形碼的容量是50字節,二維條形碼最大的容量可儲存 2至 3000字符,RFID最大的容量則有數M字節。隨着記憶載體的發展,數據容量也有不斷擴大的趨勢。未來物品所需攜帶的資料量會越來越大,對存儲介質所能擴充容量的需求也相應增加。

2、抗污染能力和耐久性

傳統條形碼的載體是紙張,因此容易受到污染,但RFID對水、油和化學葯品等物質具有很強抵抗性。此外,由於條形碼是附於塑料袋或外包裝紙箱上,所以特別容易受到折損; RFID卷標是將數據存在芯片中,因此可以免受污損,延長使用壽命。

3、外在形態

RFID在讀取上並不受尺寸大小與形狀限制,不需為了讀取精確度而去解決載體的大小或印刷精度。此外,RFID標簽更可往小型化與多樣形態發展,以應用於不同產品。

4、安全性

由於RFID承載的是電子式信息,其數據內容可經由加密技術保護,使其內容不易被偽造及變造,而條形碼則是外露物理信息,且多采用通用編碼規則,數據安全性無法保障。

5、描效率

條形碼掃描識別頻率受限,一次只能掃描一個條形碼; RFID讀寫器可同時辨識讀取數個RFID標簽。

6、穿透性和無障礙閱讀

在被覆蓋的情況下,RFID能夠穿透紙張、木材和塑料等非金屬或非透明的材質,並能夠進行穿透性通信。而條形碼掃描器必須在近距離而且沒有物體阻擋的情況下,才可以識別條形碼。

7、可重復使用

當前的條形碼印刷上去之后就無法更改,不能重復使用,無形中增加了企業的成本,而RFID標簽則可以重復地新增、修改、刪除RFID標簽內儲存的數據,方便信息的更新。

 

對比匯總:

對比項

RFID技術

條形碼技術

使用的技術

無線電通訊技術

光學技術

存儲容量

數M

一維:50字節;二維:2-3000字節;

抗污染能力和耐久性

對水、油和化學葯品等物質具有很強抵抗性

一般印刷在紙張上,易污染易折損

外在形態

多樣性

受限

安全性

可加密,安全性高

外露,安全性低

描效率

一次多個

一次一個

穿透性和無障礙閱讀

在范圍內,被覆蓋沒關系

近距離,視野范圍內

可重復使用

可以

不可以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