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https://www.cnblogs.com/yonglin1998/p/11780790.html
關於圖的幾個概念定義:
-
連通圖:在無向圖中,若任意兩個頂點vi與vj都有路徑相通,則稱該無向圖為連通圖。
-
強連通圖:在有向圖中,若任意兩個頂點vi與vj都有路徑相通,則稱該有向圖為強連通圖。
-
連通網:在連通圖中,若圖的邊具有一定的意義,每一條邊都對應着一個數,稱為權;權代表着連接連個頂點的代價,稱這種連通圖叫做連通網。
-
生成樹:一個連通圖的生成樹是指一個連通子圖,它含有圖中全部n個頂點,但只有足以構成一棵樹的n-1條邊。一顆有n個頂點的生成樹有且僅有n-1條邊,如果生成樹中再添加一條邊,則必定成環。
-
最小生成樹:在連通網的所有生成樹中,所有邊的代價和最小的生成樹,稱為最小生成樹。
下面介紹兩種求最小生成樹算法
1.Kruskal算法
此算法可以稱為“加邊法”,初始最小生成樹邊數為0,每迭代一次就選擇一條滿足條件的最小代價邊,加入到最小生成樹的邊集合里。
- 把圖中的所有邊按代價從小到大排序;
- 把圖中的n個頂點看成獨立的n棵樹組成的森林;
- 按權值從小到大選擇邊,所選的邊連接的兩個頂點ui,vi,應屬於兩顆不同的樹,則成為最小生成樹的一條邊,並將這兩顆樹合並作為一顆樹。
- 重復(3),直到所有頂點都在一顆樹內或者有n-1條邊為止。
2.Prim算法
此算法可以稱為“加點法”,每次迭代選擇代價最小的邊對應的點,加入到最小生成樹中。算法從某一個頂點s開始,逐漸長大覆蓋整個連通網的所有頂點。
- 圖的所有頂點集合為V;初始令集合u={s},v=V−u ;
- 在兩個集合u,vu,v能夠組成的邊中,選擇一條代價最小的邊(u0,v0),加入到最小生成樹中,並把v0並入到集合u中。
- 重復上述步驟,直到最小生成樹有n-1條邊或者n個頂點為止。
由於不斷向集合u中加點,所以最小代價邊必須同步更新;需要建立一個輔助數組closedge,用來維護集合v中每個頂點與集合u中最小代價邊信息:
struct { char vertexData //表示u中頂點信息 UINT lowestcost //最小代價 }closedge[vexCou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