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R(聚合酶鏈式反應)技術的基本原理
類似於DNA的天然復制過程,其特異性依賴於與靶序列兩端互補的寡核苷酸引物。PCR由變性→退火→延伸三個基本反應步驟構成:
①模板DNA的變性:7a686964616fe78988e69d8331333366303738模板DNA經加熱至93℃左右一定時間后,使模板DNA雙鏈或經PCR擴增形成的雙鏈DNA解離,使之成為單鏈,以便它與引物結合,為下輪反應作准備。
②模板DNA與引物的退火(復性):模板DNA經加熱變性成單鏈后,溫度降至55℃左右,引物與模板DNA單鏈的互補序列配對結合。
③引物的延伸:DNA模板--引物結合物在72℃、DNA聚合酶(如TaqDNA聚合酶)的作用下,以dNTP為反應原料,靶序列為模板,按鹼基互補配對與半保留復制原理,合成一條新的與模板DNA鏈互補的半保留復制鏈。
重復循環變性→退火→延伸三過程就可獲得更多的“半保留復制鏈”,而且這種新鏈又可成為下次循環的模板。每完成一個循環需2~4分鍾,2~3小時就能將待擴目的基因擴增放大幾百萬倍。
擴展資料:
PCR反應條件為溫度、時間和循環次數。溫度與時間的設置:基於PCR原理三步驟而設置變性-退火-延伸三個溫度點。在標准反應中采用三溫度點法,雙鏈DNA在90~95℃變性,再迅速冷卻至40~60℃,引物退火並結合到靶序列上,然后快速升溫至70~75℃。
在Taq DNA聚合酶的作用下,使引物鏈沿模板延伸。對於較短靶基因(長度為100~300bp時)可采用二溫度點法,除變性溫度外、退火與延伸溫度可合二為一,一般采用94℃變性,65℃左右退火與延伸(此溫度Taq DNA酶仍有較高的催化活性)。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聚合酶鏈式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