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概括
用例圖用來描述軟件功能的一種圖形,包括用例,參與者,及其關系
用例圖的作用是:
展現軟件功能
展現軟件使用者和軟件之間的關系
展現軟件功能相互之間的關系
用例圖的要素:
參與者:與用例存在交互關系的系統外部實體
用例:描述一個相對獨立的軟件功能
關系:參與者與用例的關系,參與者相互之間的關系,以及用例相互之間的關系
2.用例
1.用例表示系統執行的一組動作,用用例來描述系統的一個功能
2.用例的表示:用橢圓表示用例
3.特點:
用例用於描述系統的功能,這個功能是外部使用者看到的系統功能,不反映功能的內部實現
用例標書用戶提出的一些可見需求,對應一個具體的用戶需求
用例反映系統與用戶的一次交互過程,應該具有交互的信息的傳遞
用例是對系統功能的表示,屬於需求建模
4.如圖:在用例中顯示的僅為系統與使用者交互的白色字體部分
3.參與者(活動者)
可以是人,設備,外部系統,時間
參與者可以表示為
參與者之間可以有泛化關系
參與者的特性:
1.參與者位於系統外部
2.參與者與系統發生交互關系
3.參與者與系統之間存在交互接口
4.參與者與用例之間的關系
(1)啟動用例
(2)獲取用例提供的服務
(3)為用例提供服務
(4)給系統提供信息
(5)從系統獲取信息
5.用例之間的關系
(1)泛化關系:一般與特殊的泛化關系
(2)包含關系:一個用例的行為要用到另外一個用例的行為,使用依賴關系的<<include>>構造型來表示
(3)擴展關系:基本用例在擴展點要增加新的行為或功能,用依賴關系的<<extend>>構造型來表示
包含和擴展的區別:
箭頭方向相反
在基用例執行的過程中,被包含用例一定要被執行,擴展關系如果條件不為真,可以不執行
包含關系中的基用例必須依賴被包含的用例,不能獨立存在。擴展關系中,基用例可以獨立存在
即,包含是必須的,就像手機必須有屏幕,主板,電池,外殼。缺少后手機無法使用,擴展關系在類似攝像頭等部件,缺少后不影響手機的使用,只是不能拍照。
6.用例圖
用例圖用來描述軟件需求模型中的系統功能,通過一組用例可以描述軟件系統能夠給用戶提供的功能
用例圖可以作為整個系統開發過程中的依據,指導和驅動其他模型
7.用例敘述
用例敘述:用來描述用例的一段格式文字說明,也成為了用例說明
內容:
用例編號
用例名
參與者
前置條件
后置條件
事務流程
基本事件流和意外事件流
基本事件流是用例正常執行的時間流程
意外事件流是出錯處理等例外處理事件流程
8.發現用例
一般方法:
- 找出系統外部參與者,確定系統邊界和范圍
- 確定個參與者所期望的系統行為
- 把這秀系統行為命名為用例
- 確定個用例之間的關系(泛化,包含,擴展)
- 繪制用例圖
- 編制用例敘述
- 對異常流程確定單獨用例
- 優化用例圖,解決用例之間的沖突和重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