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IS系列之NDVI(MOD13Q1)五:NDVI處理流程


前言:(個人建議)

1.進行數據處理工作,由於通常數據量比較大。所以在個人電腦中,要將基礎數據、不斷增長的過程數據、結果數據等分門別類,使得簡單易找。

2.將重要數據備份,因為在數據處理過程中,由於出錯使重要數據損失,勿讓重要數據成絕版。所以生成或保存壓縮文件是很好的選擇。

3.當數據量大,需要進行批量處理時。模板文檔或代碼要杜絕出現細節錯誤。容易一鍋端,費時間且低效率。

 

處理工具:ArcMap

處理數據:MOD13Q1的NDVI成品(.tif)文件

                  研究區矢量文件(以河南省省界為例)

處理流程:

1.導入研究區矢量文件(做空心處理)

2.將.tif文件導入ArcMap中(可以多導,以電腦承受能力為主)。

是否構建金字塔:是

3.批量定義投影(MRT進行批處理時已做過,但雙保險且該步簡單)(ArcMap有很多單次或多批次投影方法,本文只介紹一種)

雙擊圖層

點擊坐標系

點擊投影坐標系

 

點擊UTM

 

點擊WGS1984

 

北半球選北

 

本文采用WGS 1984 UTM ZONE 49N。

 

 點擊應用,再點擊確定。(如果有常用的坐標,右擊點擊坐標選擇收藏到文件夾)

4.按掩膜提取(裁剪也行,但建議用按掩膜提取)(該步驟只能一個一個處理,Python批處理暫未更新)

單擊ArcToolbox,喚出ArcToolbox,如下圖找到按掩膜提取,雙擊按掩膜提取

 

 點擊確定

為了方便,可以將原始.tif文件移除。結果如下:

 該步驟需要代碼的,代碼法如下:

同一掩膜文件,批量裁切:

import arcpy
from arcpy import env
from arcpy.sa import *

#設置環境
arcpy.env.workspace=r"E: FAN InterpolationlKrigO"
rasters=arcpy . ListRasters ("*", "GRID")#獲取文件列表

#輸出路徑
outRasterPath="E: EANInterpolationKrigO_ extractlKrigO_ ."

for ras in rasters:
    print outRasterPathtras

    # Check out any necessary licenses
    arcpy. CheckOutExtension ("Spatial")  
    
    # Local variables
    inRaster ras
    inMaskData="E : FUJIANModelBoundary.shp" #掩膜文件
    outRaster-outRasterPath-ras+".tif"
    
    # Process: Extract by Mask
    arcpy.gp. ExtractByMask_ sa (inRaster, inMaskData, outRaster)

print ("OK")

5.排除值(排除柵格中-3000至0的值)

雙擊.tif文件或右擊.tif文件,再點擊屬性

 點擊符號系統

點擊已分類

點擊分類

 點擊排除

 輸入-3000-0

 點擊應用,再點擊確定(可以看到值已更改)。直到退出

 結果如下:

6.值域處理

在下圖中找到 “乘” 並雙擊

(由於MOD13數據集中NDVI的比例系數為0.0001)

 結果如下:(NDVI 結果被限定在[-1,1]之間,避免了數據過大或過小給使用帶來的不便)

 7.視覺處理

單擊圖標

選擇色帶(可自由選擇,以合適為主)

 點擊反向

 點擊確定

結果如下:

重點介紹(細節):

該系列步驟截止到現在,所求出的NDVI是地表值NDVI。詳細解釋為:該步驟所求出的NDVI包含地表的耕地、森林、草地、灌木地、濕地、水體等各種土地類型的NDVI(類似於“大鍋燴”)。對不同地類的提取則須做出相對應的土地分類NDV提取和分析(單一地類NDVI提取請詳見該系列后續步驟)。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