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相機產生拖影原因分析 (物體運動速度(v)*曝光時間(t)< 允許最長拖影S單位系統精度)


物體只要是運動的,拖影就一定會有的,為了使其不對檢測產生顯著影響,不同的項目類型,對拖影相對 長度的限制不盡相同,對於尺寸測量的項目,拖影對測量精度會有嚴重影響,在這種情況下,就會要求拖影長度盡可能短,例如不超過1/3像素,或者不超過一個像素等,而對於識別、計數等相關的項目則對拖影的要求會相對寬些,這些要求一般情況下如此,並非絕對,具體看實際情況需要。
       運動速度和曝光時間是直接影響拖影的兩個因素。為了保證圖像中的拖影不超過s單位像素,則需要做到如下等價說法:
       1、芯片上光學像在曝光時間內移動的位置不超過s單位像素;
       2、物體與成像系統之間在曝光時間內相對移動(垂直於光軸平面內)距離不超過s單位的系統精度。
        例如:某系統的拍攝精度是0.1mm/像素,相機曝光時間是1/2000秒,拍攝物體運動速度是10mm/s,這樣目標在曝光時間內物體運動的距離是0.005mm< < 0.1mm,因此可以用該系統拍攝。
      總結起來,一般情況下就是保證:物體運動速度(v)*曝光時間(t)< 允許最長拖影S單位系統精度。因此對於運動速度比較快的物體拍照,為了防止長的拖影就需要極短的曝光時間,會選用較好的CCD相機,因為通常的CCD相機感光比較好,可以實現短時間曝光,但並不是說必須使用CCD相機,如果光照很強且速度不是很快,可以是用CMOS 相機,有的CMOS相機是幀曝光的,總體感光效果也比較好,也是拍攝運動物體的比較好的選擇,具體怎么選擇按上面量化要求即可。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