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對一款RPA軟件,少走十年效率彎路


 

2019年11月份,微軟宣布發布了全新RPA產品“Power Automate”;SAP收購了Contextor並發布了4款自動化產品

 

從這一系列操作不難看出,RPA行業已經受到了科技巨頭的重視,為了迎合用戶的業務需求陸續加入到這場“自動化戰役”中來。

 

據Gartner最新預測,到2022年底85%的大型和超大型組織將部署某種形式的RPA。與此同時,全球60%的職業至少有30%的工作可以被完全自動化。

 

 

面對即將來臨的流程自動化時代,選對一款RPA產品,將幫助企業在效率之路上遙遙領先

 

企業在選擇RPA產品時首先應考慮 RPA軟件的因素

 

簡單:企業應確保其產品簡單易學,易於實施。

速度:軟件應該能夠設計和測試新的流程,以優化機器人快速工作。

可擴展性:所選的RPA軟件應該能夠快速擴展並集中管理。

智能:軟件應該能夠支持簡單的基於任務的活動,並執行數據操作。

可靠:工具應具有內置監控和支持系統,以監控系統的運行狀況。

企業級:軟件應該通過提供可擴展性和可靠性,滿足公司的需求。

供應商經驗:您應該選擇在規模和行業方面與您公司相似的供應商。通過減少實施RPA軟件所需的工作,大大提高了實施速度。

 

對於軟件選型來說,成功的項目總是相似的,失敗的項目卻各有各的教訓。

 

比如當被問到:“SAP和Oracle的ERP產品哪個好?哪個更適合?”的時候,我們應當知道,這個問題缺了一個維度,是不能夠回答全面的。

SAP縱使是“世界500強后的管理大師”,在國內失敗的案例比比皆是。

同樣,Oracle成功案例也絕非少數。

 

其中,實施方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

 

避免純粹單維度地比較兩款軟件產品(例如UiPath or NICE)或兩家實施方(國外咨詢公司or國內實施公司),兩者結合起來比較才更有意義。

 

如果問題變成:

【A公司的某團隊咨詢實施X產品】與【B公司的某團隊咨詢實施Y產品】,哪個能夠有更好的落地效果?

接下來的調研才會更有針對性。

 

 

此外,企業在應用RPA時不應盲目跟風,而是從自己的實際業務情況入手

 

對此 Gartner給出了3點建議

🔹  在組織內部建立以業務部門、IT、安全為基礎的自動化推動小組。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在組織應用RPA項目時避免潛在錯誤,同時為自動化業務流程擴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  通過實際業務痛點和廣泛的專業知識,進行部署數字化轉型戰略。利用流程挖掘、智能分析、用戶體驗和人工智能等,讓RPA、iBPMS、iPaaS和決策管理型工具的利用率得到最大化;

🔹  在選擇RPA產品時,應仔細評估供應商的流程模型是否符合自己的業務需求。同時在部署、使用、維護等方面業務人員能否適應。在決定使用一款RPA產品時,應徹底了解其產品細節,避免在應用階段出現不必要的錯誤和隱患。

 

總結

產品選型時不可盲從大公司,要考慮更多的因素,對企業進行更加個性化的綜合分析

除了公司規模、產品功能與需求的契合度、案例對比等各種因素外,可能是否在國內有辦事機構和合作伙伴也需要納入考慮范圍。

 

 

 

感謝您的關注和閱讀,希望這篇文章能為您帶來幫助。

如果您有任何關於RPA的疑問或需求,歡迎留言和關注我們的公眾號,也歡迎您與我們取得進一步聯系。

 

 

上海雲之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RPA咨詢、實施和培訓

Jack Chen

TEL:1862196 9020,135 0182 9295

E-mail:jackchen@sailurcloud.com

Wechat:jack893905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