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列求和
給定某數字 a(1≤a≤9)以及非負整數n(0≤n≤100000),求數列之和sum=a+aa+aaa+⋯+aa⋯a(n個a)。
例如a=2, n=3時,sum=2+22+222=246。
a=int(input()) b=int(input()) n=0 sum=0 for i in range (1,b+1): n = (n * 10)+a sum = sum + n print(sum)
棋盤放米
相傳古代印度國王舍罕要褒賞他的聰明能干的宰相達依爾 (國際象棋發明者),問他需要什么,達依爾回答說:“國王只要在國際象棋的棋盤第一個格子里放一粒麥子,第二個格子里放兩粒,第三個格子里放四粒,按此比例以后每一格加一倍,一直放到64格(國際象棋棋盤是8×8=64格),我就感恩不盡,其他的我什么也不要了,”國王想:“這有多少,還不容易!”讓人扛來一袋小麥,但不到一會兒全用沒了,再來一袋很快又沒有了,結果全印度的糧食全部用完還不夠,國王納悶,怎樣也算不清這筆賬,請你幫國王計算一下,共需多少粒麥子,寫出程序。
n=1 m=0 for i in range(1,65): n=pow(2,i-1) m=m+n print(m)
溫度轉換異常處理
溫度的刻畫有兩個不同體系:攝氏度(Celsius)和華氏度(Fabrenheit)。
請編寫程序將用戶輸入華氏度轉換為攝氏度,或將輸入的攝氏度轉換為華氏度。
轉換算法如下:(C表示攝氏度、F表示華氏度)
C = ( F - 32 ) / 1.8
F = C * 1.8 + 32
要求如下:
(1) 輸入輸出的攝氏度采用大寫字母 C 或小寫字母 c 結尾,溫度可以是整數或小數,如:12.34C 指攝氏度 12.34 度;
(2) 輸入輸出的華氏度采用大寫字母 F 或小字字母 f 結尾,溫度可以是整數或小數,如:87.65F 指華氏度 87.65 度;
(3) 考慮異常輸入的問題,如輸入不合法則拋出異常;
(4) 使用input()獲得測試用例輸入時,不要增加提示字符串。
try: a=input() if a [-1] in ['c','C']: f=1.8*eval(a[0:-1])+32 print("{:.2f}F".format(f)) elif a [-1] in ['f','F']: c=(eval(a[0:-1])-32)/1.8 print("{:.2f}C".format(c)) else: print("輸入錯誤,末位只能是'C','c','F','f'") except NameError : print("試圖訪問的變量名不存在") except SyntaxError: print('存在語法錯誤')
雞兔同籠
一個籠子里面關了若干只雞和兔子(雞有2只腳,兔子有4只腳,沒有例外)。
已經知道了籠子里腳的總數為a,則籠子里面至少有多少只動物,至多有多少只動物?
輸入格式
第1行輸入一個正整數n(n≤1000),表示測試數據的組數n,接下來n組測試數據每組一行,每行一個正整數a(a<32768)。提示: 輸入使用input(),不要增加額外的提示信息 。
輸出格式
輸出包含n行,每行對應一個輸入,包含兩個正整數,第一個是最少的動物數,第二個是最多的動物數,兩個正整數之間用一個空格分開。輸出包含n行,每行對應一個輸入,包含兩個正整數,第一個是最少的動物數,第二個是最多的動物數,兩個正整數之間用一個空格分開。 如果沒有滿足要求的答案,則輸出兩個0。
N=int(input()) for i in range (N): n=int(input()) if n % 2 != 0: a=i=0 elif n % 4 == 0: a = n / 2 i = n / 4 else: i = (n - 2)/4+1 a = n / 2 print ("%d %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