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感慨時間流逝,韶華易老似乎是我們與生俱來的焦慮,仿佛每當過年的時候總會感覺,呀,我這一年似乎什么都沒干呀。
你看,連孔子都說: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所以他老人家是不是也很焦慮。。
然而我們的時間都去哪里了?
尤其是作為互聯網開發者的我們,其實更加明顯,有時候上午9點到公司,然后隨便寫幾行代碼,就到中午了,然后再下午又調幾個昨天寫的bug,於是,這一天就似乎這么結束了。
我也曾經列過一個清單,匯總了當天的工作分配情況,其中,修復bug占比和溝通所占的比重最多,大概表明作為開發者的我代碼質量確實是個問題。
不過撇開代碼質量這個因素不說,其實也反應了主觀上在進行時間管控方面確實存在一些問題,這些問題也許平時看起來不明顯,但是一旦我們開始進行記錄,就會覺得比較明顯。
例如,層出不窮的產品需求溝通、缺陷跟進、日常的會議和其他工作安排,這些看起來其實是非常常見的具體的事件,原本屬於開發過程中正常的溝通,但是如果缺乏有效的節制,依然會造成效率的降低。畢竟我們的大腦進行任務的切換本身也是需要時間的,有時候如果正在進行某些需要消耗腦力的工作時,一旦被打斷了,或許需要花更長的時間才能彌補過來。
二
當然有時候我們可能會習慣於白天被人打斷,而把工作拖到晚上再花時間來彌補,或許這也是程序員們不得不辛苦的選擇996這種不太合理的作息制度的一個客觀原因。
坦率而言,時間對每個人來說都是公平的,每天24個小時分配得其實已經夠合理了,但是同樣的時間,不同的人卻能做出不同的成績;例如,我最近在閱讀《程序員的三門課》,就深深的感覺同樣是在阿里巴巴集團工作的張洪亮,從2015年加入阿里巴巴,到目前短短五年時間,我們都可以看到他的博客,幾年時間寫了幾百篇博客,顯然這些博客都來源於他日常工作中的實際場景,這也說明他不僅僅能夠把代碼寫得很完美,也同樣能夠把自己的業余時間安排得非常飽滿、同樣的選擇職場奮斗,為何他能夠把時間安排得如此妥當呢。
這確實是一個值得大家深思的問題。
我最近開始有意識的管理自己的時間,例如我發現我的iphone中顯示了一組數據:
1、每天抬起手機61次。
2、使用微信一小時。
3、屏幕使用時長1個半小時。
我觀察了我一周中,最少的屏幕使用時間差不多也是一小時多一點,多的一天大概是將近兩小時,這實際上是在工作時間記錄的時間,當然,撇開每天在地鐵上上下班(約一個半小時)的日常的手機使用情況,依然每天有將近一個小時的時間看起來似乎是不合理的支配了。
我來粗略估算一下自己的時間粒度,大概是這樣的:
1、休息時間,每天8個小時。這個時間包含晚上休息和中午休息的時間。
2、工作通勤路上的時間:1個半小時。
3、每天的用餐時間:30分鍾。
4、每天的如廁時間,20分鍾。
5、工作時間:8-9小時。
6、每天的閱讀學習和其他時間:約兩小時。
沒錯,以上數據之和不等於24小時,說明還有一些時間損耗看起來不明顯,但累積起來也同樣驚人。當然實際上工作時間看起來有8-9小時,實際上真的能實現滿打滿算的工作這么長的時間么,這大概是個自欺欺人的問題,很慚愧的說大概在這個工作時段,有那么一段時間,或者說不短於一個半小時,或許是在各種聊天工具間來回切換。
(以上數據過於真實,請大家盡管批評吧。)
所以,我曾經看過,越是成功的人士,越善於合理的利用時間,例如,像王健林同志,據說已經把時間安排在15分鍾這個粒度。而目前的我,大概離一個小時這個粒度都還有一點困難,所以離成功還差十萬八千里也不是沒有理由的。
三
作為一位技術從業者,是否能夠合理的支配自己的時間確實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能夠每天花10個小時,或者8個小時全付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其實已經足夠完成許多任務了。
個人認為,我們大概可以做以下這些工作來更好的實現自己對時間的支配:
1、對自己每天的實際時間支配情況進行總結,分析時間的主要分布情況,並以清單的形式列入,以便自己有目的性的進行改善。
2、難免需要一些斷舍離,比如關閉某些app的推送通知,將非工作用的聊天工具,從windows桌面右下角的圖標中隱藏,避免對工作造成的干擾,然后每天花一段特定的時間來處理非工作場景下的消息。
3、每天早上簡單的概述自己今天需要完成的工作,並預估工作所需要的時間,適當的給自己一些相對較長的時間,在這個時間段內,盡量避免外界因素的干擾。每天早上和下午工作開始一小時后的是能夠利用的長塊時間,而且效率也比較高,盡量將重要性工作安排在這樣的時間段進行,盡量避免在這樣的時間段開會,以免降低工作效率。(例如,微軟有一個go dark的機制,允許在某些特殊的情況下與外界因素隔離開,踏踏實實的沉浸到寫代碼中)。
4、合理的利用等待期。在同時需要處理多個任務時,有的任務往往由於各種條件或資源尚不具備,這會需要花不少時間來等待,如果我們將置於等待期的任務提前規划、也是一種不錯的方法。
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這本書中,將會管理自己的時間作為一個優秀管理者開始其管理工作的第一步,只有開始學會梳理自己的時間和管理自己的時間,才能成為合適的管理者,這一點我覺得非常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