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線通信之信道總結


本文嘗試梳理無線信道

引言

如果要研究無線通信,那么一定要重點關心一下無線信道,畢竟無線通信相當一部分的麻煩都是信道(衰落+噪聲)帶來的,
提到信道會有一大堆相關詞匯涌上心頭(且雜亂無章+成雙成對),比如:

  • 窄帶信道/寬帶信道
  • 大尺度衰落/小尺度衰落/陰影衰落
  • 快衰落/慢衰落
  • 瑞利信道/萊斯信道/高斯信道
  • 相干時間-多普勒頻移-時間選擇性衰落
    相干帶寬-信號時延-頻率選擇性衰落-平坦衰落
  • ...
    許多專業詞匯被用來描述信道特性,要理清它們之間的關系和層級結構,需要從大概念和公式兩個層面同時出發!

框架

信道衰落
= 大尺度衰落 + 小尺度衰落
=(路徑損耗 + 陰影衰落) + (多徑擴展 + 多普勒擴展)
=(路徑損耗 + 陰影衰落) + ((頻率選擇性衰落 + 平坦衰落) + (快衰落 + 慢衰落))

當進行遠距離通信時,想象一下電磁波會經歷什么(五年了,你知道這五年我是怎么過來的.gif)?
很明顯,走了很遠的路,並且受到了很多障礙物的阻礙(翻譯:自由路徑損耗+障礙物陰影),會發生大尺度衰落,終於到達了接收端!

然而,在到達接收端時,由於信號是從多個路徑到達的,每個路徑到達的時刻不同,各路信號以不同的幅度和相位疊加在接收端(多徑擴展),
而且,接收端可能同時在移動中(比如你在汽車,高鐵上),會使得接收信號發生頻移(多普勒擴展),使信號發生快速的變化。

大尺度衰落決定了接收端能否收到信號,而小尺度衰落決定了接收端能否正確有效的接收信號。
大尺度衰落主要影響到無線區域的覆蓋,通過合理的設計就可以消除不利影響,小尺度衰落反映了無線信號在較短時間和距離的快速變換特性,對信號傳輸性能有着關鍵影響。

大尺度(路徑損耗 + 陰影衰落)

(PS:這不是嚴格的定義,只是一種說法,領域內也沒有廣泛認可的絕對准確描述)

路徑損耗:
自由空間路徑損耗(LOS)由著名的Friis公式描述:
考慮到天線高度和覆蓋地區類型,引入Okumura模型:
擴展至各種傳播環境(城市/郊區/開闊地),得到最常用的Hata模型:
IEEE 802.16d模型(對數正態陰影路徑損耗模型):

小尺度(多徑擴展 + 多普勒擴展)

多徑擴展

多徑時延:指電磁波經不同路徑傳播后,各分量場到達接收端時間不同,按各自相位相互疊加而造成干擾,使得原來的信號失真,或者產生錯誤。(百度百科)
信號都是多個路徑歷經千辛萬苦過來的,俗話說有朋自遠方來,不得用公式描述一下子嘛
多徑信道的沖激響應表示為多徑響應之和,即
\begin{equation}
h(\tau)=\sum_{i=1}^{L}a_{i}*\delta(\tau-\tau_{i})
\end{equation}
\(L\)為路徑數目,\(a_{i}\)為該路徑信號強度,\(\tau_{i}\)為到達時間。

那么,多徑效應會帶來什么樣的影響呢?(會帶來頻率選擇性衰落),舉個例子(兩徑模型)說明一下:

\begin{equation}
y(t)=a\cdot s(t-t_{0})+a\cdot s(t-t_{0}-\tau)
\end{equation}

轉換到頻域,可得:

\[\begin{equation} \begin{aligned} Y(w) &= as(w)e^{-jwt_{0}} + as(w)e^{-jw(t_{0}+\tau)} \\ &= as(w)e^{-jwt_{0}} (1+e^{-jw\tau}) \\ &= 2as(w)e^{-jwt_{0}} e^{-j\frac{w\tau}{2}} \cos{\frac{w\tau}{2}} \end{aligned} \end{equation} \]

由此可以看出,當\(w=2n\pi/\tau\)時,信號可以傳輸,當\(w=(2n+1)\pi/\tau\)時,信號衰減很大,不利於傳輸,此時,信道即表現出了頻率選擇性
並且,信道增益與多徑時延\(\tau\)相關,在多徑情況下,具體的頻率選擇性只會更加復雜。

在無線信號傳輸中,多徑效應不可避免,其結果是會發生符號間干擾,那么收發端希望通過平坦衰落來傳輸信號,這樣傳輸質量可控,
如何判斷在多徑效應存在的條件下信道的平坦衰落范圍呢?
方法是求出平坦衰落的帶寬,即相干帶寬

擴散概念

要計算相干帶寬,先要定量描述多徑擴展。通常用平均過量時延和均方根時延擴展和功率時延分布來描述。
平均過量時延:公式
均方根:公式

最大多徑時延:信號經障礙物散射折射后會產生多個路徑副本。數值上定義為信號首先到達接收端和最后到達接收端的時間差\(\tau_{max}\)(最大多徑時延)。(時域)
相干帶寬:指信號的幅度相位發生線性變化的帶寬范圍。頻域)
信號帶寬小於相干帶寬對應平坦衰落;信號帶寬超出相干帶寬發生頻率選擇性衰落。

時域中,當\(\tau>T_s\),多徑時延大於信號周期,那么會發生碼間串擾(ISI)
頻域上,\(W_c<W\),相干帶寬小於信號帶寬,發生頻率選擇性衰落。

多普勒擴展

有時間在寫...

衰落信道的統計特性

當小尺度衰落的存在不可避免時,它帶來的影響就可以從統計特性來進行分析考慮了(無數的分量疊加,肯定會想到大數定律,中心極限定理,希爾伯特空間...啪的一下,很快啊)

參考鏈接

MIMO-OFDM無線通信技術及MATLAB實現
https://wenku.baidu.com/view/f4dc4b96dd88d0d233d46a3c.html?sxts=1583722514375
https://wenku.baidu.com/view/f2c35e282af90242a895e5d6.html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