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應用編程模型
目錄
互聯網與企業內部網
網絡的兩個含義:
-
互聯網 :互聯網(Internet)是一種覆蓋全世界的全球性互聯的網絡。
-
企業內部網:企業內部網(Intranet)將企業內部的網絡和企業外部的網絡通過防火牆有效隔離,每個Intranet都變成了一個相對獨立的網絡環境。
C/S模式和B/S模式
早期計算機網絡的通信模型
分散式(Decentralized)
分散式系統
用戶只負責管理自己的計算機系統,各自獨立的系統之間沒有資源或信息的交換或共享。
優點
可靠性高
缺點
- 存在大量共享數據的重復存儲
- 容易導致一個企業的各個部門數據的不一致性
- 造成成本,硬件,支持,運營成本的大量增加
已經被淘汰
集中式(Centralized)
集中式系統
一台計算機(主機),保存一個企業組織的全部數據,用戶則通過終端來訪問這台主機。
終端不具有處理信息的能力。
優點
- 硬件成本低,所有的運作和管理都由一台主機來完成;
- 資源集中、數據共享,減小或消除了數據的冗余和不一致性。
缺點
- 可靠性問題,主機一旦出現故障,系統就全部出現故障。
- 多個用戶訪問,系統響應慢,不能充分滿足不同部門或用戶的需要;不能滿足某些特殊部門或用戶的需要。
分布式(Distributed)

分布式系統
分散式系統和集中式系統的混合體
將分散在網絡環境中的各種資源以一個整體的形式呈現給用戶,以全局的方式管理資源;
根據用戶需要動態分配任務,為用戶任意調度網絡資源;用戶的體驗和使用單機幾乎工作一樣。
調度對用戶來說是透明的。
分布式系統與計算機網絡的區別
軟件區別,硬件並沒有區別。
分布式環境中,資源以透明的方式供用戶使用。
C/S模式

C/S(Client/Server)也叫C/S模式,C/S架構或C/S模型。
特點
- 胖客戶端編程架構
- 主要工作在客戶端進行
C/S將網絡事務處理分為兩個部分- 客戶端:客戶端(Client,也叫客戶機)用於為用戶提供操作,同時向網絡提供請求服務的接口;
- 服務端: 服務端(Server)負責接收並處理客戶端發出的服務請求,並將服務處理結果返回給客戶端。
C/S即適用於實際的應用程序,又適用於真正的計算機部署。 - 從程序實現的角度來說,客戶端和服務端實際是計算機上的兩個進程的交互。服務端進程逐一等待並處理客戶端請求。
- 運行服務端進程的計算機系統一般通過所提供的服務來命名。
例如,提供郵件服務的主機稱為郵件服務器,提供遠程文件訪問的計算機稱為文件服務器等。
C/S應用程序編程模型

B/S模式
B/S (Browse/Server),也叫B/S模式,B/S模型。
Browse是指Web瀏覽器,僅使用HTTP進行通信。
極少數事務在前端實現,但主要事務邏輯在服務器端實現。
優點
- B/S架構客戶端無需安裝,有Web瀏覽器即可。
- B/S架構可以直接放在廣域網上,交互性較強。
- B/S架構無需升級多個客戶端,升級服務器即可。
缺點
- 在跨瀏覽器上,BS架構不盡如人意。
- 表現要達到C/S程序的程度需要花費不少精力。
- 在速度和安全性上需要花費巨大的設計成本。
B/S編程模型
采用三層架構設計
- 用戶界面
- 邏輯設計
- 數據支持

B/S 和 C/S 的區別
- 構建方式
一個是瀏覽器/服務器端架構,另一個是客戶端/服務器架構
B為瀏覽器,瀏覽器即客戶端,C/S需單獨設計客戶端 - 更新維護方式
B/S結構維護升級比較簡單,而C/S結構維護升級相對困難; - 安全控制能力
C/S結構比B/S結構更安全,因為用戶群相對固定,對信息的保護更強; - 用戶受眾
C/S用戶群相對固定,而B/S相對來說很廣,B/S是建立在廣域網上的,適應范圍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