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的隨筆中,大概介紹了醫療系統有哪些,是干什么的,是怎么配合醫院業務的。現在就開始主要的說一說我的主要工作業務 — LIS了。
前面說到過LIS(LIMS),名稱是實驗室信息管理系統,大概可以分解三個部分理解,實驗室、信息管理、系統,那么就分解簡單說明:
實驗室:這里的實驗室,不是指廣泛認知的學校的化學實驗室,物理研究所的物理實驗室,而是只的負責醫學檢測的醫學實驗室,更細致一點是側重於化學檢驗的醫學實驗室,那么就不僅僅是醫院的檢驗科了,同樣包括了眾多的第三方實驗室(患者,醫院屬於第一放第二方),比如中國主要的幾個第三方實驗室:廣州金域,武漢康聖達,艾迪康,達安,上海蘭衛等等;
信息管理:這個就很淺而易見了,業務數據、信息的采集、存儲、管理、分析;
系統:用於支撐上述兩點的軟件程式;
總結一下,LIS系統就是用於醫學實驗室進行數據信息的采集、存儲、管理、分析的軟件系統。
那么,LIS有哪些功能,或者說有哪些模塊,分別是干什么的?
那還是要先說一下醫學實驗室關於檢驗這一塊有哪些部分和要求了。
1. 檢驗分類:根據檢驗性質,大致分為 — 臨檢、生化、免疫、微生物等,其中臨檢其實應該包括臨床生化檢驗,但是大多數醫院會把部分體液檢驗和非血清檢驗划歸給臨檢分類,生化主要做血清類檢驗;
2. 業務分類:根據實驗室實際業務區分,大致分為 — 標本采集、標本預處理、標本檢驗、標本管理、試劑管理、質量控制管理,危急值報警,統計報表等;
3. 信息對接分類:根據系統對接分類,大致分為 — 儀器通訊(儀器接口)、HIS接口、EMR接口、PEIS接口、院感接口、血庫接口等;
現在從以上123點,分類描述。
1. 檢驗分類
1.1 臨檢:大致例如我們在醫院經常做的血常規,大小便常規,塗片檢查等等,LIS系統可通過儀器通訊,讓血球分析儀將結果傳輸到LIS,展示給檢驗師查看和操作,同時也需要提供檢驗師填寫和上傳鏡檢采集圖片的功能;
1.2 生化:例如肝功能,腎功能,血脂檢測等等,主要使用大型專業儀器進行檢測,也是標本量較大的部分,LIS在這個部分的通訊會更加的復雜和功能化,延伸出了雙向功能、流水線中間體等通訊程序,要最大化高效的處理結果數據,降低檢驗師的手工操作部分;
1.3 免疫:各類肝炎檢測,感染類檢測,主要通過人工鏡檢、相關專業儀器進行檢測,尤其是酶標儀部分,LIS的通訊程序需要進行主動控制酶標儀進板,一般LIS系統會在酶標儀單獨定制功能界面,界面樣式類似點位板,讓檢驗師更直觀的查看每個點位的結果,不必人工進行標本號對應轉換;
1.4 微生物:各類細菌培養及葯敏鑒定,主要是通過人工鏡檢、相關專業儀器進行檢測,LIS在微生物儀器通訊部分,與上述3點不太一樣,微生物一般單獨開發功能模塊,里面會包含多級報告功能、培養過程記錄、葯敏折點分析,各類統計分析等等;
2. 業務分類
2.1 標本采集:輔助標本采集站,進行患者信息、項目信息的獲取、核對,采樣管條碼的打印,采樣管類型提示,項目信息分管分揀等等,是標本檢驗第一步,也是很重要的部分,而在大多數第三方實驗室,由於沒有HIS進行患者信息采集,所以LIS的標本采集兼顧了患者信息的錄入工作,而分管分揀則后置到標本預處理功能中;
2.2 標本預處理:根據獲取的患者信息、項目,核對數據信息,進行分管處理(后文詳述Ⅰ),打印分管條碼(第三方實驗室),對於第三方實驗室此步很重要,對后續檢驗基本要求做好鋪墊;
2.3 標本檢驗:實驗室業務的核心部分,大致為人工檢測、儀器檢測、人工儀器配合檢測,LIS提供結果填寫供人工檢測操作,LIS提供儀器通訊與檢驗儀器交互,快速准確獲取儀器結果,同樣填寫結果的部分也可以使用儀器傳輸結果、人工修正,結果完成后,還要進行參考范圍判斷,是否偏高、偏低、正常、危急高、危急低等等,並明顯及時的提示檢驗師關注,最后完成檢驗核對無誤,進行審核發布報告信息;
2.4 標本管理:患者標本,在檢驗前的保存位置,以及完成檢驗后的保存位置(一般要求7日)和銷毀記錄,超期報警,存儲設備的溫濕度監控、記錄等;
2.5 試劑管理:實驗室所有使用的試劑入庫管理、庫存管理、出庫管理、各個儀器試劑消耗分析等,與試劑廠家對接,快速下單,報貨管理等;
2.6 質量控制管理:檢驗設備日間質控,數據記錄、分析、判定,日間質控數據圖表,月指控數據圖標等,后文詳述Ⅱ;
2.7 危急值報警:檢驗中出現危急患者生命的異常結果時,需要即刻、醒目、強制性的提醒,並發送至患者管床醫生/護士等,在接收這進行處理回復后,才能解除提醒;
2.8 統計報表:既然是信息管理系統,那么統計報表就必然是很重要的組成部分,需要強大的統計報表功能,用於實驗室研究性分析、工作量分析核對、業務質量分析,必不可少的重要功能;
3. 信息對接分類
3.1 儀器通訊:LIS與儀器交互的橋梁,也是實驗室檢測數據最高效、最准確的獲取途徑,因為日漸發展壯大的醫療體系和科學技術的進步,延伸出各種通訊技術,大致分為三類:單向功能、雙向功能、流水線中間體,后文詳述Ⅲ;
3.2 HIS接口:LIS與HIS系統交互的橋梁,一般只要有HIS和LIS的醫院,必然會有HIS-LIS接口,通過這個接口功能,LIS才能准確的從HIS獲取患者基本信息、醫囑項目信息,HIS才能准確的從LIS獲知患者標本檢驗的過程、檢測結果,同時也根據這些信息進行費用結算;
3.3 EMR接口:在早些年,大部分醫院和廠家並沒有把EMR單獨分出來作為獨立系統,由於醫療信息化的飛速發展,傳統的大包大攬式的醫療系統已經不再具有優越性,反而出現累贅性,造成多而不精、精而不快的情況,所以將EMR分出來作為獨立系統(至少做為獨立模塊),弱化和減輕HIS的功能負擔,現在LIS與HIS的對接開始不再那么緊密,EMR已經具備了醫囑申請等原來HIS特有的功能,LIS-EMR接口開始廣泛使用,與HIS-LIS接口功能類似;
3.4 PEIS接口:之前沒有介紹過,這個是健康管理系統,通俗來說就是體檢系統,從系統信息流本質來說,可以把體檢中心作為一個醫院單位來看,因為體檢系統同樣具備信息采集,醫囑申請,收費功能等,所以PEIS-LIS接口也與HIS-LIS接口類似;
3.5 院感接口:國家從要求醫療單位需要進行甲乙類傳染性疾病上報要求開始,大型醫療單位都有院感科,進行醫院甲乙類或新型傳染病病例的數據管理和上報,而實驗室中的HIV篩查、TB-IGRA等,都是對甲乙類傳染病檢測,所以需要與院感系統進行對接,俗稱報卡,一旦出現甲乙類傳染病檢測陽性疑似情況,LIS會提示報卡確認,確認后會將患者信息及檢測結果傳遞給院感系統;
3.6 血庫接口:現在大型醫院已經將血庫從檢驗科剝離出來,單獨成立輸血科,已經可以獨立進行血型鑒定等項目的檢驗,但是部分需要大型儀器或專業檢測的項目依然需要醫學實驗室完成,所以LIS與血庫系統需要做對接,將輸血科要求的檢驗項目接口傳遞給輸血科,供輸血科進行輸血前的准備工作;
限於篇幅,暫時寫到這里,后續會單獨增加詳述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