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N進場程序保護區圖例分析


 
疫情仍在持續,除了待家里不給祖國添亂之外,過去沒有時間去完成的事情,現在可以靜下心來認真面對,充實過好每一天。
今天想跟大家聊一下ICAO 8168第二卷PBN進場程序的圖例。
就是下面這張圖:
過去一直好奇這張圖的參數究竟是怎樣的,圖中航段最終的3nm半寬,在現有規范里其實並不存在。同樣的圖例還出現在8168后半部分,PBN章節進場部分。圖例中,航路半寬的標注發生的變化。
后面兩張圖的標注部分符合PBN航路半寬的計算規則,但是轉彎保護區仍然存在問題,我按照圖III 3-2-1為例來進行說明。
一、航段參數
原圖ARP(機場基准點)56km之外是8nm半寬,查規范可知這里用的是RNP4規范。
ARP 56km以內RNAV1、2,RNP1保護區寬度是一致的,是下面這一組參數。
二、轉彎參數
圖例中共有兩個轉彎點,一個是航路轉彎點,一個是IAF處的轉彎點。
航路轉彎點距離機場較遠,通常高度較高,速度較大。我們按照高度6000m,IAS 650km/h,轉彎70°來進行計算,得到參數如下。
轉彎半徑約14km,這是我們平時不太用到的數值。
航空器在IAF點轉彎時,規范中給出了最大的速度范圍,我們按照最大的速度IAS 465km/h,高度3000m,轉彎60°來計算,得到參數如下。
此時的轉彎半徑約5.2km,這是我們比較常見的數值。
三、參數准確完畢,開始畫圖
用插件畫圖更像是搭積木,步驟如下:
 
四、圖例的對比分析:
上面左圖為8168圖例,主要問題在於IAF轉彎外邊界區域,8168中的圖例過於簡化,轉彎區外擴部分未能准確體現出來。其次,在航路點轉彎區,同樣未能體現出轉彎外擴的部分,該部分相對較小,容易被忽略。
五、RNAV2規范的再驗證
RNAV2規范的保護區半寬如下:
除了航路保護區半寬減少以外,IAF之后基本相同。
繪圖過程如下:
和RNP4規范的圖例相比,RNAV2規范保護區更“苗條”一些。轉彎角度的關系,兩個圖例看起來都有點像雞腿。
規范中采用淺灰色填充保護區副區,算是一種方便實用的辦法,不用考慮線條填充時的角度,也很適合黑白打印的條件。
今天的內容就到這里,下次再見。
CAD原文件下載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