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IoT連接管理平台的由來
1.1 物聯網產業發展面臨的挑戰
- 新業務上線周期長,應用碎片化,開發周期長,場頻上市慢;
- 終端/傳感器廠家眾多,集成困難,標准不一;
- 網絡連接復雜,網絡類型眾多,2G/3G/NB-IOT/ZigBee...., 安全性要求、實時性要求、Qos要求
1.2 IoT連接管理平台
聚焦核心競爭力,發展物聯網業務,需要一個終端接入解耦、能力開放、安全可靠的平台作為支撐。
二、OceanConnect產品介紹
2.1 產品的定位與架構
2.1.1 華為“1+2+1” IoT架構
2.1.2 華為OceanConnect功能架構
2.1.2.1 應用層: OcanConnect支持多種Open API形式,支持繼承不能行業應用,主要包括智慧、車聯網、智慧抄表等。
2.1.2.2 業務使能層:華為OcanConnect業務使能曾主要提供API開放網關、數據管理、規則引擎等功能。
2.1.2.3 設備連接層:華為OceanConnect設備連接層主要提供統一的接入能力、資產和設備管理、SIM卡連接管理等功能。
2.1.2.4 接入層:華為OceanConnect接入層同時支持無線、固定接入等多種接入方式,通過IoT Agent適配不同廠家的傳感器,以便於接入海量的設備。
2.1.2.5 終端層:華為OceanConnect提供標准的IoT Agent,能夠快速適配OS和各類廠商的智能終端,同時預集成高價值行業應用。
2.1.3 華為OceanConnect產品特點
- 接入無關:任意方式連接 4G / 固定帶寬 / CDMA / 藍牙 / WLAN / XDSL FTTX / LTE / NB-IoT
任意設備接入 - 可靠性:系統可靠性,OceanConnect基於雲平台系統安裝和部署,其系統可靠性方面主要有系統集群、虛擬機可靠性等;
業務可靠性,OceanConnect業務可靠性策略包括流量控制、數據加密、敏感信息屏蔽等。 - 安全性:(應用層) 業務:身份認證、業務認證、分組/Police、隱私保護、完整性、機密性、密鑰安全性、防抵賴、抗重放、可用性、AES加密
(業務使能層+設備連接層)平台:組網安全、機密性、隱私性、完整性、認證、分組/Police、密鑰安全性、可用性QAM、遠程配置安全、軟件授權下載、管理員身份分級
(接入層)接入:機密性、數據源認證、設備認證、完整性、可用性、時效性
(終端層)傳感器:物理防護、訪問控制、認證、不可抵賴性、機密性(分級)、完整性、私密性、可用性 - 彈性伸縮:靈活部署的雲平台,部署在服務器上火部署在雲平台上靈活選擇
平台聚合垂直行業能力,部署1個行業或多個行業共用1個IoT平台
開放性和兼容性,開放兼容來自不同的廠商的各種智能設備
業務模塊化/靈活組合,單一業務不熟或多個業務同時部署 - 能力開放:平台向上API開放,提供豐富的API開放借口,便於第三方應用進行集成,節省重復開發時間
平台向下Agent開放,提供Agent,針對不同設備操作系統和硬件進行適配
終端管理平台開放,ServiceProvider用戶通過Web方式接入平台並調用遠程控制盒配置接口對其終端進行遠程操作
預集成高價值行業,平台為合作伙伴提供預集成行業高價值服務,包括智慧家庭、車聯網、智能抄表。
2.2 業務與功能
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