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學華為IoT物聯網_10 IoT聯接管理平台配置及開發實驗1
實驗1:OceanConnect平台實驗
通過基本的編程操作與配置,幫助讀者熟悉OceanConnect的業務操作流程。
實驗目的:
- 熟悉華為物聯網OceanConnect平台的SP Portal
- 掌握如何進行北向開發
- 掌握鑒權接口的調用和錯誤分析
- 掌握設備Profile的編寫
- 掌握北向應用注冊直連設備的接口
- 掌握北向應用設置設備基礎信息的接口
- 掌握北向應用數據查詢接口
實驗拓撲圖:
實驗任務列表:
實驗任務配置:
1.1 配置步驟: 登陸OceanConnect平台SP Portal ,查看應用信息
1)打開瀏覽器,使用公網訪問華為公有雲平台(http://www.huaweicloud.com),選擇公有雲平台主頁上方的“產品”,下拉選擇 “IoT物聯網 ”中 "IoT開發者平台"。
2)申請IoT平台免費體驗,獲得OceanConnect測試機的IP地址、賬號、密碼及平台對接信息。
1.2 開發北向應用,調用鑒權接口
1)啟動eclipseinst軟件,選擇左上角“File”中的“Import”,並選中“Project From Folder or Archive”,加載LiteNAdemo(HTTPS)工程。
2)將LiteNADemo中的整數文件的文件夾cet復制到D盤根目錄。
3) 選擇“DemoCode”列表下“com.huawei.service”中的“Authentication.java”,根據相應的信息,修改參數appla、secret、url;其中appld、secret為SP Portal平台應用的APP ID和密鑰,url根據華為提供的實驗用OceanConnect平台的IP地址進行修改。
點擊運行,查看log輸出結果。
注意上圖的輸出信息,HTTP/1.1 200 OK 表示操作成功,服務器返回了正確的信息。后續的其他幾個步驟驗證,也主要是看服務器能否返回200 OK的信息。這張圖里我們看到已經返回了accessToken信息,即我們需要的密鑰。
1.3 編寫設備profile,注冊直連設備,基礎設備基礎信息
1)參照步驟2的方式加載“IoT_OceanConnect_Device_Profile_Demo-master”工程文件
2)可以基於華為提供的設備Profile Demo進行修改,主要修改manufacturerld、manufacturerName、modle、deviceType;(建議為了后續試驗的統一性,不對service相關信息進行修改)
3)點擊打開“IoT_OceanConnect_Device_Profile_Demo-master”” 中的“MultiSensor_eSDK_v01”中的“Profile”文件下的“devicetype-capability.son”
。根據設備進行修改。
按照原來的目錄結果,對文件夾壓縮為zip包,zip包名字的格式為deviceType_manufacturerld_model.zip;
打開OceanConnet,選擇“Profile開發” ---“profile”導入,點擊右上角的“導入”按鈕,將之前一步中打包的zip文件上傳。
4)注冊直連設備:打開Eclipse中的LiteNADemo(HTTPS)工程,選擇“DemoCode”列表下的“com.huawei.service”中的“RegisterDirectlyConnectedDevice.java”,根據具體情況,修改參數appld、secret、url(修改方式見步驟2);配置verifyCode和nodeld,兩者值配置為一致,建議都使用設備的MAC地址。
向下拖拽滾動條,注意中間框選的代碼部分,與我們在Authentication中看到的代碼相同,這是由於應用在進行各項操作的時候OceanConnect都要對其進行鑒權來確保通信的安全性,所以這里我們依然要輸入app ID和Secret以及url。改好之后,運行程序,注冊直連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