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 Mac 的設置
從 windows 系統轉到 Mac OS (版本號 Catalina 10.15)會感覺到各種不適應,比如 觸控板/操作系統/文件系統/ magic 鼠標、鍵盤/各種快捷鍵等等。下面摘取出自認為有用的一些設置,記錄下來方便以后查閱。首先,本篇 Blog 參考的是官方文檔和知乎/個人博客,先列出官方先列出來一些官方的對新手非常有用的幫助文檔,里面包含了 MacBook Pro 里的各種概念和操作,除了這些文檔,我還從里面總結了一些包含 Mac 菜單、鍵盤、快捷鍵、觸控板、magic 鼠標、文本操作、訪達操作、搜索、特殊技巧的精華。當然,安裝其他 App 能夠進一步提高 Mac 的效率,這個會在另外一篇 Blog 里面總結。
mac 🍎菜單
mac 幫助手冊路徑
:屏幕左上角 🍎--> 關於本機 --> 支持 --> macOS 幫助,從這邊可以查看自帶的說明書(需要有網絡才能看),里面包含了一些通用的 Mac 使用知識,我們認識 MacBook Pro 最全面的功能也應該從官方手冊入手來探索,就跟你拿到一個數碼產品先閱讀官方說明書,查命令要用 man ,學習上官方網站獲取第一手資料一樣,最好不要撿垃圾去閱讀二手信息(當然,只獲取簡單某個操作直接 google 就好了)。
系統偏好設置
:類似於 iphone 和安卓手機上的 settings (圖標都一致) ,包含了很多的系統設置選項,路徑是 🍎 --> 系統偏好設置。【注意】每個偏好設置的右下角都有一個“幫助”按鈕?
,每個應用菜單也有各自的偏好設置,點擊后可以打開幫助手冊查看,mac 的體驗就體現在這些小細節里。
強制退出
: option + command + esc ,如果應用停止響應,請選取此選項。【重要事項】如果強制退出應用,可能會丟失任何未存儲的更改。
鎖屏: ctrl + command + Q ,不過這個和 qq 有沖突, qq 在打開的時候按這個鎖屏,會編程顯示當前 qq 消息,所以還是用 🍎 --> 鎖定屏幕,其他的睡眠、重啟、關機、退出登陸不太重要,不做贅述。
鍵盤
首先,要正確的認識 mac 的鍵盤一些特殊的按鍵和對應的簡寫:
- Command(或 Cmd)⌘ ,這個鍵很重要,作用跟 win 鍵盤的 ctrl 類似
- Shift ⇧ ,這個鍵是切換大小寫
- Option(或 Alt)⌥ ,這個鍵類似 win 鍵盤的 win 鍵
- Control(或 Ctrl)⌃ , 這個鍵在右鍵之后再按會發現右鍵的有些菜單會變化
- Caps Lock ⇪ 中/英 ,切換輸入法
- Fn , 按住這個鍵就是 Function ,然后在鍵盤最上面的 Touch Bar (觸控板)會顯示 F1 ~ F12
觸控板設置/用法
- 左鍵單擊:和 windows 上一致,觸控板上
一個手指
按一下就好 - 雙擊:和 windows 一致,觸控板單個手指按兩下
- 右鍵單擊:
兩個手指
觸控板上輕按一下 - 網頁/文檔等頁面滾動:
兩個手指
在觸控板上上下
輕輕滑動 - 瀏覽器/ppt/照片等翻頁:
兩個手指
在觸控板左右
輕輕掃 - 打開調度中心:
三個手指
向上輕掃打開,向下掃會關閉 - 打開別的桌面空間:
三個手指
左右橫掃,能打開不同的桌面工作空間 - 顯示桌面:張開
拇指
和其他三指
,作出向外打開手勢 - 其他放大縮小/旋轉/通知中心/啟動台都不常用,不做贅述
magic 鼠標設置/用法
- 左鍵單擊/雙擊/右鍵單擊:和 windows 鼠標一致
- 網頁/文檔等頁面滾動:
一個手指
在鼠標上上下
輕輕滑動 - 瀏覽器/ppt/照片等翻頁:
一個手指
在鼠標左右
輕輕掃 - 打開調度中心:
兩個手指
在鼠標上輕點 - 打開別的桌面空間:
兩個手指
左右橫掃,能打開不同的桌面工作空間
常用的文本操作
mac鍵盤上的Command(或 Cmd)⌘
- 切換中英文:字母A左邊的點鍵
中文的切換待選擇哪一行字
:【 或者 】,這個和搜狗輸入法的逗號句號控制不一樣- 復制:command + C , 與 windows 的 ctrl + c 不一樣了,但是在終端命令行里 ctrl + c 仍然有用
- 粘貼:command + V
- 剪切:command + X
- 全選:command + A
- 保存:command + S
- 撤銷:Command + Z
- 撤銷你的撤銷操作:⬆ + cmd + Z
- 向前刪除一個字符:delete
- 搜索:command + F
- 搜索下一個出現的位置:command + G
- 光標到一行的行首/行尾:comand + ⬅ / ➡
- 復制到行首/行尾:command + ⬆ + ️⬅ / ➡
不常用的:
- 向后刪除一個字符:fn + delete
- 刪除整行:command + delete
- 將光標移至上/下一字詞的詞首:Option + ⬅ / ➡
- 光標到文章開頭/末尾:command + ⬆ / ⬇
- 刪除插入點與行或段落末尾處之間的文本:Control + K
- 選中插入點與文稿開頭/末尾之間的文本:Shift + Command + ⬆ / ⬇
- 將文本選擇范圍向左擴展一個字符:Shift + ⬅ / ➡
文件/應用/訪達
- Command + Q : 退出應用。使用這個快捷鍵,你就不需要在點擊應用左上角的退出叉叉按鍵,但是要注意,如果這個程序不是固定在程序塢的,你可能需要對你常用的應用右鍵,然后選擇固定在程序塢,這樣退出后 Dock 圖標還在。
- Command + Tab : 切換應用目前打開的應用,跟 windows 上的 Alt + Tab 來切換類似,對於快速切換有些用,切換應用別的方法是讓你的不同桌面空間打開不同的應用,然后用手勢左右三指掃或者鍵盤快捷鍵 contrl + ⬅ ️ / ➡ 來切換,第二種方式是用三指向上掃打開調度中心,然后選擇對應的應用
- 因為 mac OS 系統是 Unix內核,對於文件沒有 windows 系統里的剪切概念,而只有 mv 移動命令,這個用過命令行的同學應該知道,具體操作為:先復制 ⌘ + C ,再移動,移動的快捷鍵是
Option + ⌘ + V
,一般的用觸控板或者鼠標都能移動,但是涉及到多層文件夾不方便的時候,用快捷鍵是非常好的選擇 - Command + H :隱藏最前面的 App 的窗口,比最小化要快
- Command + M :將最前面的窗口最小化至“程序塢”
- Command + T:打開新標簽頁(在瀏覽器有用)
- Command + W:關閉最前面的窗口(在瀏覽器有用)
- Command + D( duplicate 復制):復制所選文件,會直接復制出一個文件的副本,鼠標右鍵還會有拷貝選項,這個和 windows 的 copy 一致,可以到別的文件夾去粘貼,還有
- 右鍵制作替身,就是 windows 里的創建快捷方式,移動原來 App 的位置或者重新命名不會應該它們之間的鏈接
訪達:
- Shift + Command + N:新建文件夾
- command + delete:刪除文件/文件夾
回車鍵
: 選中后按回車鍵可以重命名文件/文件夾- Shift + Command + H:打開當前 macOS 用戶帳戶的個人文件夾
Ctrl + Shift + Command + T
:將所選的“訪達”項目添加到“程序塢”,這個對於原生應用(用一般的 dmg disk image 軟件包解壓的程序,但沒有在安裝后進入啟動台里)固定到程序塢非常有用,避免了每次找解壓后的程序- Option + Command + D:顯示或隱藏“程序塢”
- Option + Command + P:隱藏或顯示“訪達”窗口中的路徑欄
- Command + 斜線 (/):隱藏或顯示“訪達”窗口中的狀態欄
- Command + T:在當前“訪達”窗口中再開一個標簽頁
- Command + 左中括號 ([):前往上一文件夾。相當於瀏覽器的前進后退
- Command + 右中括號 (]):前往下一個文件夾。
- Command + ⬆:打開包含當前文件夾的文件夾。
- Command + ⬇:打開所選項。
- ➡:打開所選文件夾。這個快捷鍵僅在列表視圖中有效,這樣可以樹狀展開文件夾。
- ⬅:關閉所選文件夾。這個快捷鍵僅在列表視圖中有效。
搜索
- 自帶聚焦搜索:在右上角的 🔍 就是mac自帶的搜索,可以整個電腦搜索的文件/應用等,快捷鍵是
command + 空格鍵
- 系統偏好設置里的搜索:打開系統設置時候,右上角的搜索框搜索可以高亮顯示你需要的功能設置,跟 win10 里面的搜索功能類似
- 更好用的搜索需要安裝其他的應用app,效果跟 windows 里面的軟件 everything 是一樣的
一些特定的偏好設置/奇技淫巧
- 深色/自動模式:mac 的外觀可以設置為深色模式配色或者自動模式,能提高對內容的專注度,路徑:系統偏好設置 --> 通用 --> 外觀
- Dock(程序塢)隱藏可以提高屏幕利用率,在 web 閱讀/寫文章/編程/設計/看電影的時候有沉浸式的效果,設置路徑:設置 --> 程序塢 --> 勾選自動顯示和隱藏程序塢,如果頻繁操作程序塢則不建議開啟這個選項
- 觸發角:讓鼠標移動到屏幕的4個直角處可以觸發一下特殊操作,比如:我設置左下角為開啟屏幕保護程序,右下角為顯示桌面(類似 windows 的顯示桌面),設置路徑:設置 --> 桌面與屏幕保護程序 --> 屏幕保護程序 --> 觸發角
- 分屏: 每一個應用左上角都有關閉/最小化/最大化三個按鈕,持續按最大化按鈕就能讓應用占據屏幕的一半,另外一個程序是同樣的操作,不過對於 MacBook Pro 這種屏幕來說比較雞肋
- Airdrop(隔空投送):蘋果設備之間傳遞文件,文件上右鍵,然后看到「共享」中就有隔空投送
跨設備復制粘貼
:比如用同一個 appleid 登陸的設備,iphone 復制的文本能直接在 mac 上粘貼,再比如在 mac設置后, iwatch 靠近 mac 能夠直接解鎖,前提是你有全套的 apple 設備- 鍵盤上特殊字符的輸入:⌘⎋⏎⇧⇪⌃⌥←→↑↓ 這些鍵在屏幕右上角輸入法 --> 顯示表情與符號 --> 彈出框的右上角 ⌘ 選擇到技術符號,里面都是這些特殊的技術符號,快捷鍵是:Control + Command + 空格鍵
- 訪達中復制文件路徑:
- 方法一:右鍵+option,就會出現在右鍵里
- 方法二:用啟動台 --> 實用工具 --> Automator ,這個可以制作一個右鍵菜單,參考文章🔗
- 方法三:把要復制路徑的文件拖動到終端就可以看到路徑
- 訪達前往某個文件夾:快捷鍵:shift + command + g(g: go)
- 連接服務器:快捷鍵:command + k ,用來連接共享的內網服務器,輸入:smb://192.168.xx.xx這種地址
- 訪達建立文件夾的快速入口:直接拖動常用文件夾到側邊欄,跟 windows 里的操作類似
- 應用的幫助:每個應用的幫助菜單里有搜索功能,可以搜索這個app的各種功能菜單路徑或者其他內容,比如 chrome 瀏覽器里面的幫助搜索能按名稱搜索到收藏夾的網頁
- 窗口開過多隱藏其他的窗口:按住 Option + Command 鍵並點按想要切換至的 App 圖標,則其他的 App 窗口都會隱藏,對於開了 N 個應用下會比較有用
- Mac 自帶的工具 app
自動操作
可以定制自己想要的操作,值得自己研究 - Mac 自帶的時間機器可以自動備份你的系統/應用/文檔/數據/設置,外接一個備份用的磁盤后用於實時備份,達到了操作系統級別的 Git 版本控制,隨時可以回滾和恢復,這個對於數據恢復和更換設備后重新設置 mac 環境堪稱神器,秒殺 windows 重裝后還需要重新裝 app 、重新設置一堆環境。
- mac 開機就打開一些應用設置:系統偏好設置 --> 用戶與群組 -->左邊選擇對應的用戶,右邊選擇登陸項,就可以設置開機就打開的應用
- mac因為安全設置,默認只允許 app store 和 被認可的開發者的軟件才可以安裝沒,為了方便允許來自任意來源的應用。打開 terminal 輸入:
sudo spctl --master-dis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