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NR物理信道與調制-下行鏈路v1.1.0


上接《5G-NR物理信道與調制v1.1.0》下行鏈路

References

Definitions, symbols and abbreviations

幀結構與物理資源

通用函數

上行鏈路


5G-NR物理信道與調制-上行鏈路v1.1.0

下行鏈路

概述

物理信道概述


下行鏈路物理信道對應於一組資源粒子(REs)的集合,用於承載源自高層的信息。本規范定義了如下下行信道:

  • 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
  • 物理廣播信道(PBCH)
  • 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

物理信號概述


下行物理信號是物理層使用的但不承載任何來自高層信息的信號。本規范定義了如下下行物理信號:

  • 解調參考信號(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s,DM-RS)
  • 相位跟蹤參考信號(Phase-tracking reference signals,PT-RS)
  • 信道狀態信息參考信號(Channel-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CSI-RS)
  • 主同步信號(Primary synchronization signal,PSS)
  • 輔同步信號(Secondary synchronization signal,SSS)

物理資源


當接收下行鏈路發送的數據時,UE應假定采用第4章定義的幀結構和物理資源。

定義下列天線端口用於下行鏈路:

  • PDSCH相關的DM-RS使用以1000為起始的天線端口
  • PDCCH相關的DM-RS使用以2000為起始的天線端口
  • CSI-RS使用以3000為起始的天線端口
  • SS/PBCH塊傳輸使用以4000為起始的天線端口

物理信道

PDSCH

加擾


對於每個碼字$ q $,UE應假定比特塊$ { {b}^{(q)}}(0),…,{ {b}^{(q)}}(M_{text{bit}}^{(q)}-1) $,其中$ M_{text{bit}}^{(q)} $物理信道發送的碼字$ q $的比特數,在調制之前被加擾,根據以下方式得到加擾比特塊$ { {tilde{b}}^{(q)}}(0),…,{ {tilde{b}}^{(q)}}(M_{text{bit}}^{text{(q)}}-1) $

其中加擾序列$ { {c}^{(q)}}(i) $由5.2節給定。

調制


對於每個碼字$ q $,UE應假定加擾比特塊$ { {tilde{b}}^{(q)}}(0),…,{ {tilde{b}}^{(q)}}(M_{text{bit}}^{text{(q)}}-1) $按照5.1節的描述進行調制,調制方案詳見Table 7.3.1.2-1,得到復值調制符號塊$ { {d}^{(q)}}(0),…,{ {d}^{(q)}}(M_{text{symb}}^{text{(q)}}-1) $。

mark

層映射


UE應假定每個碼字的復值調制符號根據Table 7.3.1.3-1被映射到1個或多個層。碼字$ q $的復值調制符號$ { {d}^{(q)}}(0),…,{ {d}^{(q)}}(M_{text{symb}}^{text{(q)}}-1) $應被映射到層$ x(i)={ {left[ begin{matrix}
{ {x}^{(0)}}(i) & … & { {x}^{(upsilon -1)}}(i) \
end{matrix} right]}^{T}} $,$ i=0,1,…,M_{text{symb}}^{text{layer}}-1 $,其中$ upsilon $是層數,$ M_{text{symb}}^{text{layer}} $是每層的調制符號數。

mark

mark

預編碼


預編碼是透明的,

其中$ P=upsilon $。

物理資源映射


UE應假定用於物理信道傳輸的每個天線端口,復值符號塊$ { {y}^{(p)}}(0),…,{ {y}^{(p)}}(M_{text{symb}}^{text{ap}}-1) $符合TS38.214中的下行功率分配規定,並從$ { {y}^{(p)}}(0) $開始映射到資源粒子$ left( k,l right) $,這些REs應滿足下列所有條件:

  • 它們在已分配的用於傳輸的RB中
  • 根據TS38.214中5.1.2.2.3節,它們被聲明為可用於PDSCH
  • 根據7.4.1.5節,它們不能用於CSI-RS
  • 根據TS38.214中5.1節,它們不為SS/PBCH保留

映射過程中不保留用於其他目的資源粒子$ { {left( k,l right)}_{p,mu }} $,並按遞增順序先$k$后$l$映射,起始符號$ l={ {l}_{0}} $根據TS38.213的描述得到。

UE可假定在一個PRB bundle內在頻域上使用相同的預編碼,1個PRB bundle由2個或4個PRBs組成,PRB bundle基於絕對資源格進行定義。PRB bundle大小如果由高層參數配置,那么由參數PDSCH-bundle-size進行配置,否則通過DCI調度傳輸配置。

PDCCH

控制信道單元(CCE)


PDCCH有1個或多個CCE組成,如Table 7.3.2.1-1所示。

mark

控制資源集(CORESET)


控制資源集(CORESET)在頻域上由$ N_{text{RB}}^{text{CORESET}} $個RB組成,在時域上由$ N_{text{symb}}^{text{CORESET}}in left{ 1,2,3 right} $個符號組成。$ N_{text{RB}}^{text{CORESET}} $由高層參數CORESET-freq-dom給定,$ N_{text{symb}}^{text{CORESET}} $由高層參數CORESET-time-dur給定。僅當高層參數DL-DMRS-typeA-pos = 3時,支持$ N_{text{symb}}^{text{CORESET}}=3 $。

1個CCE由6個REGs組成,1個REG等於1個OFDM符號上的1個RB。CORESET內的REGs按時域優先的順序編號,從第1個OFDM符號且最低編號的RB以0開始編號。

UE可配置多個CORESETs,每個CORESET只與一個種CCE-to-REG映射關聯。

在CORESET內,CCE-to-REG映射可以交織也可以不交織,這由高層參數CORESET-Trans-type來配置,並且由REG bundles來描述:

  • REG bundle $i$ 定義為一組REGs $ left{ iL,iL+1,…,iL+L-1 right} $,其中REG bundle大小$ L $由高層參數CORESET-REG-bundle-size來配置,$ i=0,1,…,{N_{text{REG}}^{text{CORESET}}}/{L};-1 $是CORESET內REGs的數目。
  • CCE $j$ 由REG bundles $ left{ f({6j}/{L};),f({6j}/{L};+1),…,f({6j}/{L};+{6}/{L};-1) right} $組成,其中$ f(cdot ) $是交織器。

對於非交織的CCE-to-REG映射,有$ L=6 $且$ f(j)=j $。

對於交織的CCE-to-REG映射,對於$ N_{text{symb}}^{text{CORESET}}=1 $,有$ Lin left{ 2,6 right} $;對於$ N_{text{symb}}^{text{CORESET}}in left{ 2,3 right} $,有$ Lin left{ N_{text{symb}}^{text{CORSET}},6 right} $。

UE可假定

  • 如果高層參數CORESET-wideband-bundle沒有對CORESET進行設置,那么在1個REG bundle內的頻域上使用相同的預編碼
  • 如果高層參數CORESET-wideband-bundle對CORESET進行了設置,那么在整個CORESET內的頻域上使用相同的預編碼

加擾

調制


UE應假定比特塊$ tilde{b}(0),…,tilde{b}({ {M}_{text{bit}}}-1) $按照5.1.3節的描述進行QPSK調制,得到復值調制符號塊$ d(0),…,d({ {M}_{text{symb}}}-1) $。

物理資源映射


UE應假定復值調制符號塊$ d(0),…,d({ {M}_{text{symb}}}-1) $乘以一個幅值因子$ { {beta }_{text{PDCCH}}} $,並在用於監測PDCCH的CCEs上先$ l $后$k$按遞增順序映射到資源粒子$ { {left( k,l right)}_{p,mu }} $。

PBCH

加擾


UE應假定比特塊$ { {b}^{(q)}}(0),…,{ {b}^{(q)}}(M_{text{bit}}^{(q)}-1) $,其中$ { {M}_{text{bit}}} $是PBCH發送的比特數,應根據以下方式在調制之前進行加擾,得到加擾比特塊$ tilde{b}(0),…,tilde{b}({ {M}_{text{bit}}}-1) $

其中加擾序列$ { {c}^{(q)}}(i) $由5.2節給定。

調制


UE應假定比特塊$ tilde{b}(0),…,tilde{b}({ {M}_{text{bit}}}-1) $按照5.1節的描述進行QPSK調制,得到復值調制符號塊$ { {d}_{text{PBCH}}}(0),…,{ {d}_{text{PBCH}}}({ {M}_{text{symb}}}-1) $。

物理資源映射


物理資源映射在7.4.3節中描述。

物理信號

參考信號

PDSCH DM-RS

序列生成


UE應假定參考信號序列$ r(m) $定義為

其中偽隨機序列$ c(i) $在5.2節中定義。

物理資源映射


UE應假定PDSCH DM-RS根據高層參數DL-DMRS-config-type給定的類型1或類型2進行物理資源映射。

UE應假定序列$ r(m) $根據以下方式進行物理資源映射

其中$ { {w}_{text{f}}}left( { {k}’} right) $,$ { {w}_{text{t}}}left( { {l}’} right) $和$ Delta $由Tables 7.4.1.1.2-1和7.4.1.1.2-2給定。

第1個DM-RS符號的參考點$l$和位置$ { {l}_{0}} $依賴於映射類型(mapping type):

  • 對於PDSCH映射類型A:
    • $ l $定義為起始時隙
    • 如果高層參數DL-DMRS-typeA-pos = 3,則$ { {l}_{0}}=3 $;否則,$ { {l}_{0}}=2 $
  • 對於PDSCH映射類型B:
    • $ l $定義為被調度的PDSCH資源的起始
    • $ { {l}_{0}}=0 $

附加的DM-RS符號的位置由 和時隙內最后一個用於PDSCH的OFDM符號確定,詳見Tables 7.4.1.1.2-3和7.4.1.1.2-4。

時域索引$ {l}’ $和所支持的天線端口$ p $根據DL-DMRS-len和Table 7.4.1.1.2-5得到。

在未給定CSI-RS或TRS配置的情況下,UE應假定PDSCH DM-RS和SS/PBCH塊是關於多普勒頻移、平均時延、時延擴展和空間RX准共定位的(quasi co-located)。

mark

mark

mark

mark

mark

PDSCH PT-RS

大專欄  5G-NR物理信道與調制-下行鏈路v1.1.0f="#序列生成-1" class="headerlink" title="序列生成">序列生成
物理資源映射


UE應假定僅當高層參數DL-PTRS-present指示PT-RS被使用時,PT-RS僅呈現在用於PDSCH的RB中。

如果PT-RS呈現,UE應假定PDSCH PT-RS按以下方式映射到物理資源

在每$ { {K}_{text{PTRS}}} $個被調度的RBs中,當滿足下列條件時,PT-RS在最低編號的被調度的RB上傳輸

  • $ l $在被分配的用於傳輸PDSCH的OFDM符號內
  • 資源粒子$ left( k,l right) $不用於DM-RS

其中

  • $k$是RB內的子載波索引
  • 對於1個符號的DM-RS,有$ { {l}_{text{DM-RS}}}={ {l}_{0}} $;對於2個符號的DM-RS,有$ { {l}_{text{DM-RS}}}={ {l}_{0}}+1 $,其中$ { {l}_{0}}+1 $在7.4.1.1.2中定義
  • $ { {K}_{text{PTRS}}}in left{ 2,4 right} $由TS38.214給定
  • $ { {L}_{text{PT-RS}}}in left{ 1,2,4 right} $由TS38.214給定

PDCCH DM-RS

序列生成


UE應假定參考信號序列$ r(m) $定義為

其中偽隨機序列$ c(i) $在5.2節中定義。

物理資源映射


UE應假定序列$ r(m) $根據以下方式映射到物理資源

其中$ k=1,5,9 $,$ l=0 $分別是在一組REGs內的頻域和時域索引,這組REGs等於

  • 如果高層參數CORESET-wideband-bundle沒有對CORESET進行設置,那么這組REGs是UE嘗試譯碼的構成PDCCH的REGs
  • 如果高層參數CORESET-wideband-bundle對CORESET進行了設置,那么這組REGs是UE嘗試譯碼的在整個CORESET內的所有REGs

PBCH DM-RS

序列生成


UE應假定用於SS/PBCH塊的參考信號序列$ r(m) $定義為

其中$ c(n) $由5.2節給定。加擾序列生成器應在每個SS/PBCH塊的開始處通過小區ID $ N_{text{ID}}^{text{cell}} $和$ { {n}_{text{t}}} $被初始化,SS/PBCH塊時間索引由PBCH DM-RS承載。

物理資源映射


物理資源映射在7.4.3節中定義。

CSI-RS

序列生成


UE應假定參考信號序列$ r(m) $定義為

其中偽隨機序列$ c(i) $在5.2節中定義。

物理資源映射


對於每個CSI-RS成員配置,UE應假定序列$ r(m) $按以下方式映射到物理資源

下列情況除外

  • 與所配置的CORESET重疊的REs應從CSI-RS發送中排除

$ {k}’ $和$ {l}’ $由Table 7.4.1.5.2-1和
$ { {w}_{text{f}}}left( { {k}’} right),{ {w}_{text{t}}}left( { {l}’} right)in left{ left[ begin{matrix}
+1 & +1 \
end{matrix} right],left[ begin{matrix}
+1 & -1 \
end{matrix} right],left[ begin{matrix}
-1 & +1 \
end{matrix} right],left[ begin{matrix}
-1 & -1 \
end{matrix} right] right}
$確定。

時域位置$ l $定義為起始時隙,其中$ bar{l}in left{ 5,6,12,13 right} $是時隙內CSI-RS的起始符號位置,$ bar{l} $由高層參數CSI-RS-ResourceMapping配置。

除單端口之外,頻域位置由位圖$ left[ { {b}_{5}}cdots { {b}_{0}} right]orleft[ { {b}_{11}}cdots { {b}_{0}} right] $通過高層參數CSI-RS-ResourceMapping給定,Table 7.4.1.5.2-1中的$ { {k}_{i}} $對應於位圖中從$ { {b}_{0}} $開始的第$i$個集合點,$ { {k}_{i}} $的值由$ { {k}_{i}}=left[ 1or2 right]fleft( i right) $給定,其中$ fleft( i right) $是第$i$個集合點的位圖中的比特號。CSI-RS頻域位置在所配置的PRBs上重復。

mark

TRS

序列生成


UE應假定參考信號序列$ r(m) $定義為

其中偽隨機序列$ c(i) $在5.2節中定義。

物理資源映射


TRS(tracking reference signal) burst由4個OFDM符號組成,在2個連續時隙內發送。

UE應假定TRS在1個burst中根據以下方式映射到物理資源

The UE may assume that a TRS burst is quasi co-located with respect to delay spread, average delay, Doppler shift, and Doppler spread with the PDSCH DM-RS.

同步信號

物理層小區ID


NR有1008個唯一的物理層小區ID,根據下式得到

其中$ N_{text{ID}}^{text{(1)}}in left{ 0,1,…,335 right} $且$ N_{text{ID}}^{text{(2)}}in left{ 0,1,2 right} $。

PSS

序列生成


主同步信號序列$ { {d}_{text{PSS}}}(n) $定義為

其中

物理資源映射


物理資源映射在7.4.3節描述。

SSS

序列生成


輔同步信號序列$ { {d}_{text{SSS}}}(n) $定義為

其中

物理資源映射


物理資源映射在7.4.3節描述。

SS/PBCH Block

SS/PBCH塊的時頻域結構


在時域上,1個SS/PBCH塊由4個OFDM符號組成,在SS/PBCH塊內符號按增序從0到3編號,其中PSS、SSS、PBCH以及和PBCH相關的DM-RS位於不同的符號,詳見Table 7.4.3.1-1。

在頻域上,1個SS/PBCH塊由288個連續子載波組成,在SS/PBCH塊內子載波按增序從0到287編號。SS/PBCH塊內的子載波$k$對應於資源塊$ n_{text{PRB}}^{text{SSB}} $的子載波$ n_{text{PRB}}^{text{SSB}}N_{text{sc}}^{text{RB}}+{ {k}_{0}} $,其中$ { {k}_{0}}in left{ text{0, 1, 2, }…text{, 11} right} $。

對於1個SS/PBCH塊,UE應假定

  • 天線端口$ p=4000 $
  • 子載波間隔配置$ mu in left{ 0,1,3,4 right} $
  • PSS、SSS和PBCH具有相同的CP長度和子載波間隔

UE應假定在SS/PBCH burst set內的同一塊時間索引下發送的SS/PBCH blocks是關於多普勒擴展、多普勒頻移、平均增益、平均時延和空間RX參數准共定位的。

mark

SS/PBCH塊內PSS的映射


UE應假定PSS符號序列$ { {d}_{text{PSS}}}(0),…,{ {d}_{text{PSS}}}(126) $乘以一個幅值因子$ { {beta }_{text{SS}}} $,以符合TS38.213對PSS功率分配的規定,並按$k$的遞增順序映射到資源粒子$ { {left( k,l right)}_{p,mu }} $,其中$k$和$l$在Table 7.4.3.1-1中給定,$k$和$l$分別表示SS/PBCH塊內的頻域和時域索引。

SS/PBCH塊內SSS的映射


UE應假定SSS符號序列$ { {d}_{text{SSS}}}(0),…,{ {d}_{text{SSS}}}(126) $乘以一個幅值因子$ { {beta }_{text{SS}}} $,以符合TS38.213對SSS功率分配的規定,並按$k$的遞增順序映射到資源粒子$ { {left( k,l right)}_{p,mu }} $,其中$k$和$l$在Table 7.4.3.1-1中給定,$k$和$l$分別表示SS/PBCH塊內的頻域和時域索引。

SS/PBCH塊內PBCH的映射


UE應假定PBCH復值符號序列$ { {d}_{text{PBCH}}}(0),…,{ {d}_{text{PBCH}}}({ {M}_{text{symb}}}-1) $乘以一個幅值因子$ { {beta }_{text{ }!!grave{ }!!text{ PBCH}}} $,以符合TS38.213對PBCH功率分配的規定,並從$ { {d}_{text{PBCH}}}(0) $開始映射到資源粒子$ { {left( k,l right)}_{p,mu }} $,這些REs滿足下列條件:

  • 它們不用於PBCH DM-RS

映射過程中不保留用於其他目的資源粒子$ { {left( k,l right)}_{p,mu }} $,並按遞增順序先$ k $后$l$映射,其中$k$和$l$分別是SS/PBCH塊內的頻域和時域索引,並由Table 7.4.3.1-1給定。

UE應假定SS/PBCH塊的DM-RS復值符號序列$ { {r}_{l}}(0),…,{ {r}_{l}}(143) $乘以一個幅值因子$ beta _{text{PBCH}}^{text{DMRS}} $,以符合TS38.213對PBCH DM-RS功率分配的規定,並按遞增順序先$ k $后$l$映射到資源粒子$ { {left( k,l right)}_{p,mu }} $,其中$k$和$l$分別是SS/PBCH塊內的頻域和時域索引,並由Table 7.4.3.1-1給定,其中$ v=N_{text{ID}}^{text{cell}}bmod 4 $。

SS/PBCH塊的時域位置


UE應對可能的時域位置上的SS/PBCH塊進行監測,在TS38.213中描述。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