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快速了解


  基本概念

  區塊鏈是一種處於初期階段的網絡底層技術,普通人本來就不容易理解,加之這些年虛擬貨幣的市場炒作和誤導性宣傳,導致公眾普遍對區塊鏈核心技術邏輯缺乏全面科學的理解。

 

  先說明一下區塊鏈技術的分類,以及區塊鏈與虛擬貨幣的關系。根據國際通用標准,區塊鏈技術主要分為兩類:公有鏈(Permissionless Blockchain)許可鏈(Permissioned Blockchain)。公有鏈主要用於虛擬貨幣(Cryptocurrencies),到目前為止,世界上基本沒有非虛擬貨幣的廣泛使用的公有鏈應用。公有鏈的特點就是常說的去中心化和匿名性等。但因為公有鏈和虛擬貨幣不符合中國現行的法律法規和監管要求,原則上在中國無法合法落地和運營。

 

  我國現行區塊鏈技術也完全針對的是許可鏈,以及許可鏈下包括聯盟鏈和私有鏈技術。許可鏈主要適用於企業級、工業級和行業級各類應用。

 

  許可鏈:特別是適用於多方協作和共識的聯盟鏈技術,與公有鏈的機制區別很大。聯盟鏈不是去中心化的,而是很中心化或稱為多中心化的系統,也做不到完全匿名和透明。任何說到區塊鏈就提去中心化的,基本上是還沒有搞清楚聯盟鏈和公有鏈的區別那么,聯盟鏈到底是什么?簡單來說,聯盟鏈是通過加密技術和點對點傳輸方式,在多個業務方之間建立共享賬本(共享數據庫)機制,讓數據的處理成本大幅降低和傳輸效率大幅提高。為了能夠更直觀說明,可以簡單地認為通過互聯網連接的幾個業務方進行數據交互的結構為串聯,而將同樣的業務改為基於區塊鏈技術的結構則為並聯,如下圖所示。

 

  上圖中,左側的圖是目前很多業務中信息化系統的串聯結構,業務流各方都有自己獨立的系統和獨立的數據庫,一方把業務數據在己方系統內處理完之后,再傳給下一方。串聯關系的上下游之間都需要進行單獨的接口開發,以便數據可以在不同的系統間傳遞。右側是相同的業務流,不同的是變串聯結構為聯盟鏈的並聯關系。各方都有一個結構完全一致的賬本(數據庫),賬本之間通過共識排序節點進行同步,任何一方的數據進行增加或修改,其他各方的賬本會實時進行更新。簡單來說,聯盟鏈技術只是將數據的傳遞和存儲方式進行了調整而已。

 

 區塊鏈對傳統互聯網的影響

  現在國家推動區塊鏈技術,是因為區塊鏈技術對於現行的互聯網是一個新的信息化革命。要理解區塊鏈對現行互聯網的影響,可以先參照一下互聯網的發展。什么是互聯網?互聯網就是讓電腦之間的數據傳遞達到秒級,而不是像九十年代,需要一方從一台電腦上把數據拷貝到光盤上,郵寄給另一方,另一方把光盤放入電腦,然后再讀取數據。互聯網技術說起來更簡單,但過去二十年,徹底改變了人類社會,徹底改變了商業流程和邏輯。區塊鏈的數據傳遞和存儲方式是基於互聯網的一次重大升級,並進一步優化了互聯網數據傳輸方式中的低效率和高成本問題。在研究和建設區塊鏈服務網絡(BSN)期間,參與各方經過多次討論,總結出以下七個方面,說明區塊鏈技術是如何優化互聯網數據傳輸的:

    一、降低對賬成本

    二、減少開發成本

    三、防止數據造假

    四、便於數據獲取

    五、取消中間環節

    六、提升容錯能力

    七、擴大監管范圍

 

  區塊鏈解決的問題

    區塊鏈主要解決了最大的用戶痛點信任問題,所以國內各行業中存在信任問題的領域就成了區塊鏈應用扎堆的地方,也可以為我們公司的項目應用提供參考:

    1、金融行業

    2、跨境支付

    3、票據資產憑證等生成

    4、信貸

    5、食品安全

    6、國際貿易

    7、物流

    8、醫療

    9、醫療數據管理

    10、醫療保險

    11、高端消費品防偽

    12、數字貨幣

 

  區塊鏈目前明顯的短處:

    1.不可篡改、撤銷

    2.交易賬本必須公開

    3.當數據越大伴隨的性能問題

    4. 區塊鏈的延遲性

    5. 能耗問題

    6. 挑戰現有的價值觀:

      目前我們的結構組織、運行模式是中心化的,如果去了中心化是不是監管、組織等中心就不存在了?所以在這個方面區塊鏈帶來的變化和我們現在現有的運行模式、管理模式還有一段摩擦的過程。

 

  目前需要通過技術手段修復區塊鏈的缺陷,或者在區塊鏈的缺陷和應用場景之間取得一個平衡。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