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OSI參考模型的第5層(自下而上)完成的主要功能是
A. 差錯控制 B. 路由選擇 C. 會話管理 D. 數據表示轉換
- 若將101. 200. 16. 0/20划分為5個子網,則可能的最小子網的可分配IP地址數是
A. 126
B. 254
C. 510
D. 1022
3. 對於滑動窗口協議,如果分組序號采用3比特編號,發送窗口大小為5,則接收窗口最大是
A. 2
B. 3
C. 4
D. 5
4. 假設一個采用CSMA/CD協議的100Mbps局域網,最小幀長是128 B,則在一個沖突域內兩個站點之間的單向傳播延時最多是
A. 2.56 μs
B. 5.12 μs
C. 10.24 μs
D. 20.48 μs
5. 某客戶通過一個TCP連接向服務器發送數據的部分過程如題38圖所
示。客戶在t0時刻第一次收到確認序列號ack_seq=100的段,並發送
序列號seq=100的段,但發生丟失。若TCP支持快速重傳,則客戶重
新發送seq=100段的時刻是
A. t1
B. t2
C. t3
D. t4
6. 若主機甲主動發起一個與主機乙的TCP連接,甲、乙選擇的初始序列
號分別為2018和2046,則第三次握手TCP段的確認序列號是
A. 2018
B. 2019
C. 2046
D. 2047
7. 下列關於網絡應用模型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A. 在P2P模型中,結點之間具有對等關系
B. 在客戶/服務器(C/S)模型中,客戶與客戶之間可以直接通信
C. 在C/S模型中,主動發起通信的是客戶,被動通信的是服務器
D. 在向多用戶分發一個文件時,P2P模型通常比C/S模型所需時間短
2.本題須要我們掌握子網掩碼,子網划分的知識因此本題中采用變長子網的划分方法:
首先第21位要么是0,要么是1,只有兩種划分方法,只有兩種子網。
保留第21位為0這個子網,對於21位為1的子網繼續進行子網划分。
所以出現10和11,保留10這個子網,對11這個子網繼續划分,出現110和111.
保留110,對111繼續划分,出現1110和1111。
所以就是從第21為開始,0、10、110、1110和1111五個子網了
全0和主網絡的網絡地址重合,全1是廣播地址
因此最小的子網有2^8-2個可用地址
3.B
停等協議:發送窗口=1,接收窗口=1;
后退n協議(GBN):發送窗口>1,接收窗口=1;
選擇重傳議(SR):發送窗口>1,接收窗口>1;
發送窗口大小 + 接收窗口大小 <= 2^n
4.B,總線上的單程端到端傳播時延記為τ,A發送數據后,最遲要經過多長時間才能知道自己發送的數據和其他站發送的數據有沒有發生碰撞?從圖中不難看出,這個時間最多是兩倍的總線端到端的傳播時延2τ
因此發送一個最小數據幀的時間必須大於2τ
再本題中 128×8/100M>=2t,所以τ最大為5.12us
5.tcp連續收到三個重復冗余ACK時重傳,答案選C
7.在客戶端一服務器模型中通信通常來往於一個中央服務器。選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