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優先級定義


一級功能測試

業務場景測試

一、TEST CASE的優先級定義

測試用例的優先級用於標識測試用例的重要性和執行頻率,共分為4級,由高至低依次為P0-P3。

P0

核心功能測試用例(冒煙測試),確定此版本是否可測的測試用例,此部分測試用例如果fail會阻礙大部分其他測試用例的驗證。

P1

高優先級測試用例,最常執行以保證功能性是穩定的;基本功能測試,和重要的錯誤、邊界測試

P2

中優先級測試用例,更全面地驗證功能的各個方面,異常測試,邊界、中斷、斷網、容錯、UI等測試用例

P3

低優先級測試用例,不常常被執行,性能、壓力、兼容性、穩定性、安全、可用性等等。

 

二、如何划分TEST CASE的優先級

2.1 初步划分

1.把所有功能性驗證(或基本路徑)的測試標注為P1;

2.把所有錯誤、邊界值、UI測試標注為P2;

3.把所有非功能性的測試(例如性能、可用性、穩定性、安全、兼容等)標注為P3。

2.2 提升和降級

並非所有的功能性測試都一樣的重要,並且有些邊界和非功能性測試也很重要。思考一下測試的重要性及相對於其他同等優先級別的測試,你想要檢查這個功能的頻率,考慮質量目標和項目的需求,可以對case重新調整,規則如下:

1.把功能性驗證測試分為兩組:重要和不是十分重要,將“不是十分重要”的功能性驗證測試降級為P2;

2.把錯誤和邊界測試分成兩組:重要和不是十分重要,將“重要”的錯誤和邊界測試升級為P1;

3.把非功能性測試分成兩組:重要和不是十分重要,把“重要”的非功能性測試升級為P2;

4.針對每組高,中和低優先級別的測試用例,重復划分和升級/降級流程直到你達到一個點,可以在不同優先級之間移動的測試用例的數量到最小。

注:所謂“重要”,可以理解為:bug多的、用戶使用頻率高的、最基本的這些概念。

2.3 挑出冒煙測試用例

為了確保小版本是可以測試的並准備好給小組其他成員執行准入測試,需從高優先級別的case中挑選出P0 case,規則如下:

1.將高優先級別的測試用例分成兩組:嚴重的和重要的,將“嚴重”的高優先級的測試用例升級為P0級

2.4 各級別TEST CASE的比例

case優先級划分完成后,不同級別所占百分比為:P0:10%-15%,P1:30%-40%,P2:30%-40%,P3:10%-15%。

 

另外,隨着項目的進行,通過調研和觀察缺陷出現的位置,你可能會重新給你的測試用例划分優先級別。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