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OS圖像傳感器簡介


概念

CMOS全稱為Complementary Metal-Oxide-Semiconductor,具有通用性強、功耗低的技術特點。早期CMOS圖像傳感器的暗電流高、噪聲大,使用上不及CCD廣泛,如今隨着技術的發展,CMOS圖像傳感器已成為市場主流。CMOS中主要的技術有X-Y尋址和有源像素結構。

X-Y尋址

這種尋址方式可以做到低功耗,因為只有選中的像素被讀出。讀出方式有串行、列並行和像素並行。目前使用最廣泛的是列並行方式。它是指一行中的所有列被同時讀出,因此一行中的所有像素的曝光時間相同,此后逐行偏移。此方式需要一個行存儲器存儲一行的數據。

有源像素

具有信號放大功能的像素稱為有源像素。CMOS圖像傳感器每個像素都有一個信號放大器,提升了信噪比。

工作流程

CMOS圖像傳感器中,常用的快門方式為rolling shutter,即電子卷簾式快門,它的特點是每行的曝光開始時刻不相同。之所以采用rolling shutter,是跟讀出方式相關。現在普遍的方式是逐行讀出,讀出是需要時間的,試想如果每行的曝光開始時刻一樣,那上一行正在讀出的時候,下一行還在曝光,會造成下一行的曝光時間比上一行長。rolling shutter帶來了果凍效應,即拍攝運動較快的物體時,由於每行曝光的開始時刻不同,會發生物體形變的現象。

可能有人會問:既然是電子快門,有沒有一種手段可以控制sensor不接受光子呢?這樣不就可以每行同一時刻開始曝光,然后同時停止,並等待逐行讀出了嗎?我認為現在CMOS sensor沒有辦法這么做,sensor會不斷產生光電轉換,無法停止。那如何控制曝光開始呢?接下來就要說一說sensor的工作流程:

網上有人寫了一篇很好的解釋 (https://www.cloudynights.com/topic/561740-how-a-cmos-image-sensor-works-high-level-example/),他把CMOS sensor分為了三大模塊:

  1. pixel:用於產生光電效應的模塊,是最基礎的部分
  2. CDS:Correlated Double Sampling,用於消除暗電流噪聲
  3. ADC:Analog Digital Convertor,用於把模擬信號轉換成數字信號

這里有個疑問是既然CDS消除了暗電流噪聲,為什么現在的sensor的輸出數據還需要進行black level校正呢?

CMOS sensor的工作流程也分為三個階段:

  1. reset:reset階段為曝光做准備,讓sensor中多余的電子流走,使得每個pixel保持在初始狀態
  2. exposure:正式曝光階段
  3. readout:數據讀出階段

文章中還有一幅圖來表示整個過程,如下:

(author: Jon Rista)

可以看到,首先通過reset讓pixel中的電子盡可能少,曝光結束后,此時每個pixel的電壓是非常小的,需要通過放大器進行放大。接着CDS去除暗電流噪聲,再經過ADC轉換成數字信號。

噪聲來源

了解sensor的噪聲來源有助於我們理解ISP的設計思路。噪聲可分為固定模式(Fixed Pattern Noise, FPN)噪聲和暫態噪聲。

所謂固定模式噪聲,是指會出現在圖像的固定位置,並不隨着時間而變化。之前聽說的DSNU (Dark Signal Non Uniformity)和PRNU (Photo Response Non Uniformity)分別就是指黑暗條件和光照條件下的固定模式噪聲水平。前面說過,CMOS傳感器中是有源像素,這些有源像素的放大器會產生暗電流,此外還有每個像素的暗電流,這是CMOS固定模式噪聲的兩大來源。

而暫態噪聲是指隨時間變化的噪聲。幾乎在CMOS工作過程的每一步都會產生噪聲,比如有復位噪聲、放大器噪聲、讀出噪聲等。 

上面圖片里的CDS可以消除由放大器產生的FPN噪聲,但無法消除由像素暗電流產生的FPN噪聲。這也可以解釋為什么ISP中還需要black level校正,但為什么不把這種噪聲在每個像素的放大器里消除呢?是不是可以利用雙采樣的原理,兩次相減得到消除暗電流的電壓值呢?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