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NAS存儲服務器搭建


FreeNAS 是什么?

FreeNAS 是一款廣受贊譽的開源免費 NAS 操作系統。它能把普通台式機瞬間變成一台多功能 NAS 服務器。不但適用於企業文件共享,同樣適用於打造家庭媒體中心。FreeNAS 支持多種共享協議,包括 SMB/CIFS、NFS、AFP、WebDAV、iSCSI、FTP/TFTP、RSync等。

目前最新穩定版是9.10,此教程基於9.3,安裝及使用過程基本相同。

FreeNAS硬件需求

  1. FreeNAS 9.3要求必須是64位CPU,FreeNAS 8.x之前的版本可以是32位
  2. FreeNAS 9.3需要至少8G以上內存,FreeNAS 8.x之前的版本對內存要求較低,1G內存完全夠用
  3. 至少需要兩塊以上硬盤,裝操作系統的硬盤無法再用來存儲數據
    系統盤5G左右即可,建議使用電子盤,官方建議安裝在U盤中
    數據盤根據需要自行選擇,建議選擇NAS專用硬盤
    (注:FreeNAS本身支持功能更加強大的軟Raid,因此無需開啟硬Raid)
  4. 建議配備千兆以太網網卡
  5. 建議配備光驅,用刻錄光盤來安裝FreeNAS,最好不要使用U盤,以免造成分配磁盤名稱時混亂而引發麻煩

安裝過程

安裝過程非常簡單,比一般的Linux和Windows安裝要簡單很多,不再贅述,唯一要注意的安裝硬盤的選擇,要選擇容量較小的那塊硬盤。
FreeNAS無圖形界面,安裝完成后會進入下圖所示界面:

選擇1設置FreeNAS的靜態IP地址,一般不要使用動態IP,本例中設成192.168.1.104。
選擇2設置FreeNAS的DNS,如果FreeNAS本身不需要升級或安裝插件等,此步操作可省略
操作系統到此安裝完成,后續操作可在任意一台與服務器處於同一網段的電腦上,用瀏覽器打開http://192.168.0.10(服務器IP)來進行設置

初始化FreeNAS

FreeNAS的絕大部分配置都是通過瀏覽器遠程完成,如果忘記登錄密碼,可以在機房FreeNAS服務器上進行重置。
特別注意:root用戶可以銷毀全部數據,因此root不應當使用簡單密碼!

  1. 在瀏覽器中輸入http://192.168.0.10(服務器IP),輸入用戶名root和密碼進入FreeNAS設置頁面。
  2. 在“系統/System”->“通用/General ”可以修改語言為簡體中文並調整時區為Asia/Shanghai或Asia/Chongqing(沒有北京時區)。
  3. 依次進入“存儲器”->“卷”->“卷管理器”,進入如下圖所示界面:

    卷名稱可輸入任意英文,按照習慣一般輸入storageX,其中X為從1開始的整數。
    需要先按圖中5處加號,6處卷布局才可操作,6處右側所列出的da1、da2、da3表示目前可用於存儲的硬盤
    卷布局中第一個下拉框表示所使用的Raid模式,注意與常見的Raid叫法不同,Stripe就是Raid0,Mirror就是Raid1,RaidZ就是Raid5
    最后點擊“添加卷”按鈕,硬盤初始化完成
  4. 依次進入“服務頁”,根據需要開啟相關服務,其中幾個重要的服務如下:
    服務名稱 全稱 服務作用
    AFP Apple Filing Protocol 用於在MAC電腦上共享數據
    CIFS Common Internet File System 用於在Windows系統的網上鄰居中使用的共享
    NFS Network File System 用於在Linux系統中使用的共享
    FTP File Transfer Protocol 用於在任何平台都能使用的共享
    TFTP Trivial File Transfer Protocol 可以用於做無盤系統的共享
    WebDAV Web-based Distributed Authoring and Versioning 用於提供RESTful格式的共享
    SSH Secure Shell 用於提供遠程登錄和scp文件拷貝功能
    iSCSI Internet 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 用於提供存儲網絡功能(配置復雜)
    S.M.A.R.T. Self-Monitoring Analysis and Reporting Technology 用於監控硬盤的健康狀態
    UPS Uninterruptible Power System 用於在使用后備電源時及時關閉系統

配置FreeNAS共享

FreeNAS以數據集的方式來共享數據,數據集可以理解為文件夾或者硬盤分區。
但與文件夾不同的時,各數據集間完全獨立,不能互相關聯。
與硬盤分區不同的是數據集可以嵌套,即在一個數據集中包含另一個數據集。
另外在初始化硬盤的時候,會自動創建與卷名稱相同的根數據集。
若要添加共享,則操作步驟如下:

  1. 創建數據集,如下圖所示,依次進入“存儲器”->“卷”,選擇默認的根卷“storage1”,點擊4處的按鈕,打開創建數據集窗口

    在5處輸入數據集名稱,如“iconpacks”,其它選項一般無需修改,按6處按鈕“添加數據集”完成創建數據集操作
    點擊7處修改數據集的用戶和用戶組以及權限,一般默認修改用戶為nobody,用戶組nogroup(與Linux權限管理類似)
  2. 添加Linux的NFS共享,如下圖所示,依次進入“共享”->“Unix(NFS)”,點擊“Add Unix (NFS) 共享”,點擊對話框中的“高級模式”

    高級模式界面如下圖所示

    第1處的路徑為要共享的數據集路徑,格式為“掛載點/根數據集/子數據集../共享數據集”,例如對於iconpacks數據集,則路徑為/mnt/storage1/iconpacks,也可以點擊“瀏覽”來選擇
    注釋為對此分享的簡短說明,建議認真填寫
    第2處為可以使用此共享的網段,格式為“網絡號/掩碼”,例如要使191.168.1.1~192.168.1.254整個網段可訪問,則可以輸入192.168.1.0/24
    第3處為可以使用此共享的獨立主機,一般填寫固定的IP地址
    特別注意第4處,需要將用戶映射為一個服務器上正確的用戶,一般是nobody,也可以是其它合法用戶!
  3. 添加Windows共享,Windows共享大部分與Linux共享配置相同,如下圖所示,但有兩處要特別注意

    第1處名稱,用於顯示在網上鄰居中的共享名稱
    第2處,必須勾選允許訪客訪問(Windows默認以當前登錄的用戶名和密碼來訪問共享,每台電腦的用戶名和密碼均不相同,如果全部配置過於麻煩,所以要選擇允許訪客訪問)

訪問FreeNAS共享

    1. Windows系統訪問共享,常用的有以下兩種方式
      在“網上鄰居”中找到FreeNAS的共享
      在文件管理器中直接輸入“\\192.168.1.104\iconpacks”
    2. Linux系統訪問共享,常用的以下有兩種方式
      在Linux的文件管理器中輸入smb://192.168.1.104/dir1,以這種方式實際上訪問的是CIFS共享,也就是Windows共享
      將NFS掛載為本地磁盤
      Ubuntu系統需要先安裝nfs-common
      sudo apt-get install nfs-common
      掛載NFS到本地系統中
      sudo mount -t nfs 192.168.1.104:/mnt/storage1/dir1 /mnt/nfs/dir1
      根據需要創建軟鏈接到本地掛載點上,以滿足具體業務邏輯的要求
      如需在Linux系統重啟后可以自動掛載,可以編輯/etc/fstab文件,添加如下內容:
      /172.16.1.10:/mnt/storage1/dir1 /mnt/nfs/dir1 nfs defaults 0 0
    3. MAC訪問共享
      可在Finder中的菜單選擇前往->連接服務器,服務器地址中填寫smb://192.168.1.104/dir1即可
    4. Android訪問共享
      可以在手機或電視中安裝ES文件瀏覽器,添加“局域網”類型的共享即可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