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NFS存儲服務器搭建


1.什么是NFS?

Network file system  網絡文件系統   nfs共享存儲

2.nfs能干什么?

nfs 能為 不同主機系統之間    實現    文件的共享

3.為什么要使用nfs?

在集群架構中使用

4.nfs能解決什么問題?

1.解決多台機器靜態資源一致性問題
2.解決多態機器資源共享
3.解決磁盤空間浪費的問題

5.使用nfs的注意事項?

1.添加共享存儲,只會帶來網站的訪問延時和消耗,並不會增加網站訪問的速度.
2.CDN---->(了解即可)

	1.購買廠商CDN   --->  用戶請求img--->CDN--->負載均衡-->Web-->存儲-->CDN緩存該圖片
	2.所有的web都是用共享存儲,圖片此時一致, 只需要將圖片定期的推送至CDN 

6.nfs實現的原理解析?

本地文件操作方式:
	1.當用戶執行mkdir命令,BashShell無法完成該命令操作,會將其翻譯給內核。
	2.Kernel內核解析完成后會驅動對應的磁盤設備,完成創建目錄的操作。

NFS實現原理

1.NFS客戶端執行增、刪等操作,客戶端會使用不同的函數對該操作進行封裝。(windows linux mac)
2.NFS客戶端會通過TCP/IP的方式傳遞給NFS服務端。(可靠)
3.NFS服務端接收到請求后,會先調用portmap進程進行端口映射。
4.nfsd進程用於判斷NFS客戶端是否擁有權限連接NFS服務端。
5.Rpc.mount進程判斷客戶端是否有對應的權限進行驗證。讀  寫
6.idmap進程實現用戶映射和壓縮。
7.最后NFS服務端會將客戶端的函數轉換為本地能執行的命令,然后將命令傳遞至內核,由內核驅動硬件。

注意: rpc是一個遠程過程調用,那么使用nfs必須有rpcbind服務

在這里插入圖片描述

7.安裝、配置、nfs服務

1.安裝
	[root@nfs ~]# yum install nfs-utils -y

2.配置
	1.共享什么目錄?
	2.共享給誰使用?
	3.共享后目錄,客戶端擁有什么權限?
	[root@nfs ~]# cat /etc/exports
	/data 172.16.1.0/24(rw)
	
3.根據配置進行初始化環境
	[root@nfs ~]# mkdir /data
	[root@nfs ~]# chown -R nfsnobody.nfsnobody /data/

4.啟動
	[root@nfs ~]# systemctl enable nfs
	[root@nfs ~]# systemctl start nfs	

5.客戶端測試
	[root@backup ~]# yum install nfs-utils -y
	[root@backup ~]# showmount -e 172.16.1.31
	Export list for 172.16.1.31:
	/data 172.16.1.0/24
	
	掛載遠程172.16.1.31的/data至本地的/mnt目錄
	[root@backup ~]# mount -t nfs 172.16.1.31:/data /mnt


6.錯誤的示范
	#訪問被拒絕 (沒有允許該網段訪問)
[root@backup ~]# mount -t nfs 10.0.0.31:/data /media/
mount.nfs: access denied by server while mounting 10.0.0.31:/data


	#能夠連接,但是權限被拒絕
[root@backup mnt]# touch file
touch: cannot touch ‘file’: Permission denied


7.多個客戶端共享一個存儲服務器 (NFS)
8.實現開機自動掛載(因為服務器不重啟)   擴展了解即可
[root@web01 ~]# cat /etc/fstab
172.16.1.31:/data			  /media		  nfs     defaults        0 0

PS:  如果nfs服務端出現問題:  客戶端重啟則會無法啟動成功
		1.等待1分38s  自動進入系統
		2.進入單用戶模式,注釋開機自啟動nfs
		3.將nfs恢復正常

9.nfs相關的配置參數

nfs共享參數 參數作用
rw* 讀寫權限 (最多)
ro 只讀權限 (只希望看,不希望寫)
root_squash 當NFS客戶端以root管理員訪問時,映射為NFS服務器的匿名用戶nfsnobody(不常用)
no_root_squash 當NFS客戶端以root管理員訪問時,映射為NFS服務器的root管理員(不常用)
no_all_squash 無論NFS客戶端使用什么賬戶訪問,都不進行用戶壓縮 ( 后面講雲計算課程會用上 )
all_squash 無論NFS客戶端使用什么賬戶訪問,均映射為NFS服務器的匿名用戶(常用)
sync* 同時將數據寫入到內存與硬盤中,保證不丟失數據
async 優先將數據保存到內存,然后再寫入硬盤;這樣效率更高,但可能會丟失數據
anonuid* 配置all_squash使用,指定NFS的用戶UID,必須存在系統
anongid* 配置all_squash使用,指定NFS的用戶UID,必須存在系統

1.rw 和 ro
[root@nfs ~]# cat /etc/exports
/data 172.16.1.0/24(ro)
[root@nfs ~]# systemctl restart nfs

#提示,該目錄是一個只讀文件
[root@web01 media]# touch file
touch: cannot touch ‘file’: Read-only file system

2.驗證all_squash  anonuid  anongid
	[root@nfs ~]# cat /etc/exports
	/data 172.16.1.0/24(rw,sync,all_squash,anonuid=666,anongid=666)
1.創建系統真實用戶,指定uid和gid為666
[root@nfs ~]# groupadd -g 666 www
[root@nfs ~]# useradd -u666 -g666 www
[root@nfs ~]# id www
uid=666(www) gid=666(www) groups=666(www)

2.變更屬主和屬組
[root@nfs ~]# chown -R www.www /data/

3.重啟nfs
[root@nfs ~]# systemctl restart nfs

4.客戶端使用(一定要與服務端使用的匿名用戶一致)
[root@web01 ~]# groupadd -g 666 www
[root@web01 ~]# useradd -u666 -g666 www
[root@web01 ~]# mount -t nfs 172.16.1.31:/data/ /media/

10.nfs如何共享多個目錄?
[root@nfs ~]# cat /etc/exports
/data 172.16.1.0/24(rw,sync,all_squash,anonuid=666,anongid=666)
/data_2 172.16.1.0/24(rw,sync,all_squash,anonuid=666,anongid=666)

1.NFS存儲優點
1. NFS簡單易用、方便部署、數據可靠、服務穩定、滿足中小企業需求
2. NFS的數據都在文件系統之上,所有數據都是能看得見。
除了NFS: ( Glusterfs分布式 贈送 ) MooseFS FastDFS

2.NFS存儲局限
1. 存在單點故障, 本身NFS不支持高可用,也不支持集群.
2. NFS數據都是明文,並不對數據做任何校驗,也沒有密碼驗證(強烈建議內網使用)。

3.NFS應用建議
1. 生產場景應將靜態數據(jpg\png\mp4\avi\css\js)盡可能放置CDN場景進行環境, 以此來減少后端存儲壓力
2. 如果沒有緩存或架構、代碼等,本身歷史遺留問題太大,在多存儲也沒意義

PS:  NFS就是用來共享  其他什么都沒有.     所有的靜態都是CDN提供訪問的

NFS實戰:

環境准備:
服務器系統	   角色             IP
CentOS 7.6	NfsServer(A)	172.16.1.31
CentOS 7.6	NfsClient(B)	172.16.1.41
CentOS 7.6	NfsClient(C)	172.16.1.7

准備3台虛擬機服務器,並且請按照要求搭建配置NFS服務。
NFS服務端(A)
NFS客戶端(B)
NFS客戶端(C)
1.在NFS服務端(A)上共享/data/w(可寫)   及/data/r(只讀)
2.在NFS客戶端(B/C)上進行掛載

服務端A:

1. 安裝nfs-utils
[root@nfs ~]# yum install nfs-utils -y

2. 配置nfs
[root@nfs ~]# cat /etc/exports
/data/r 172.16.1.0/24(ro,sync,all_squash,anonuid=666,anongid=666)
/data/w 172.16.1.0/24(rw,sync,all_squash,anonuid=666,anongid=666)

3. 根據配置進行初始化環境(創建對應的用戶及共享目錄)
[root@nfs ~]# groupadd -g 666 www
[root@nfs ~]# useradd -u666 -g666 www
[root@nfs ~]# mkdir /data/{r,w} -p
[root@nfs ~]# chown -R www.www /data/

4.重啟nfs服務
[root@nfs ~]# systemctl restart nfs

客戶端B:

1.安裝nfs-utils
[root@web01 ~]# yum install nfs-utils -y
[root@web01 ~]# systemctl status rpcbind   //檢查bind服務有沒有開啟

2.創建本地掛載點和所需用戶
[root@web01 ~]# mkdir -p /data/{r,w}
[root@web01 ~]# groupadd -g 666 www
[root@web01 ~]# useradd -u666 -g666 www

3.查看遠程服務器共享的目錄
[root@web01 ~]# showmount -e 172.16.1.31
Export list for 172.16.1.31:
/data/r 172.16.1.0/24
/data/w 172.16.1.0/24

4. 掛載
[root@web01 ~]# mount -t nfs 172.16.1.31:/data/r /data/r/
[root@web01 ~]# mount -t nfs 172.16.1.31:/data/w /data/w/
[root@web01 ~]# df -h
172.16.1.31:/data/r   40G  2.0G   39G   5% /data/r
172.16.1.31:/data/w   40G  2.0G   39G   5% /data/w

客戶端C:

 1-3和客戶端B操作步驟一致
 4.掛載
 [root@backup ~]# mount.nfs 172.16.1.31:/data/r /mnt/
 [root@backup ~]# mount.nfs 172.16.1.31:/data/w /media/  

總結:

1.什么是NFS?
	網絡文件系統
2.NFS主要實現的功能?
	讓不同主機之間能共享目錄
	https://blog.csdn.net/wykkunkun/article/details/79638288
3.NFS到底有什么用?
	日常  		沒用
	網站架構	有用?
	沒有共享前有什么問題?
	共享后解決了什么問題?
		1.一致性
		2.減少磁盤空間
4.NFS實現共享原理?
5.NFS 安裝 配置 使用?
6.客戶端掛載?
	showmount
	mount 
	df -h
	/etc/fstab
6.多個客戶端如何進行NFS的掛載?
	測試多個客戶端數據是否一致
7.NFS相關參數?
	rw
	all_squash
	anonuid
	anongid
	sync
8.NFS服務端如何共享多個目錄
9.NFS使用建議  CDN   -->CNAME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