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測試概略圖
黑盒測試:
黑盒測試又稱為功能測試、數據驅動測試或基於規格說明書的測試,是一種從用戶觀點出發的測試。測試人員一般把被測程序當作一個黑盒子。
黑盒測試主要測到的錯誤類型有:不正確或遺漏的功能;接口、界面錯誤;性能錯誤;數據結構或外部數據訪問錯誤;初始化或終止條件錯誤等等。
常用的黑盒測試方法有:等價類划分法;邊界值分析法;因果圖法;場景法;正交實驗設計法;判定表驅動分析法;錯誤推測法;功能圖分析法。
2、編寫測試用例基本方法
①等價類划分法
使用場景:有數據輸入的地方,如輸入框
測試思想:從大量數據中划分范圍,在范圍內抽取代表性數據,這些數據可反映這個范圍內數據的測試結果。
概念:
有效等價類 :對程序來說有意義的、合理的數據
無效等價類 :對程序來說無意義、不合理的數據
②邊界值
使用場景:有數據輸入的地方,和等價類划分法一起使用
測試思想:程序最容易忽視點
概念:
有效等價類和無效等價類的划分點,最大值和最小值,同時還要測試次邊界(邊界值兩邊的數據)
③場景法
使用場景:業務比較復雜的軟件系統,基於軟件業務的測試方法,即把測試人員當作最終的用戶,盡可能真是的模擬用戶在使用此軟件的情形
模擬兩類場景:
用戶正常操作業務過程中軟件是否正確實現(基本流:正確流、有效流)
模擬用戶錯誤操作,軟件異常處理的能力,即健壯性(備選流:無效流、錯誤流)
測試思想:
場景法是模擬用戶操作軟件的各種情形,主要測試業務的邏輯和流程,測試時先關注主要功能和業務是否實現(即場景法),在關注細節測試(等價法、邊界值法等)(測試時先關注整體,在注意細節)
④正交排列驅動法
使用場景:界面有多個控件,控件之中有多種組合方式
測試方法
編號 | 1 | 2 | 3 | 4 |
1 | 1 | 1 | 1 | 1 |
2 | 1 | 2 | 2 | 2 |
3 | 1 | 3 | 3 | 3 |
4 | 2 | 1 | 2 | 3 |
5 | 2 | 2 | 3 | 1 |
6 | 2 | 3 | 1 | 2 |
7 | 3 | 1 | 3 | 2 |
8 | 3 | 2 | 1 | 3 |
9 | 3 | 3 | 2 | 1 |
正交表的構成:
行數(Runs):正交表中的行的個數,即試驗的次數。
因素數(Factors):正交表中列的個數。
水平數(Levels):任何單個因素能夠取得的值的最大個數。正交表中的包含的值為從0到數“水平數-1”或從1到“水平數”
正交表的表示形式: L行數(水平數因素數)
⑤ 因果圖
利用圖解法分析各種輸入的組合情況,試用檢查程序各種輸入條件的組合情況
測試方法:分析軟件說明中,哪些是原因(輸入的條件和輸入條件的等價類),哪些是結果(輸出條件),找出原因與結果,原因與原因之間的對應關系,畫出因果圖
⑥錯誤推斷法
基於經驗和直覺推斷出程序中可能存在的各種錯誤
思想:列舉程序中所有可能錯誤和容易發生的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