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寫測試用例的基本方法


測試用例的基本方法包括:1.等價類划分法;
               2.邊界值法
            3. 場景法
            4.正交表法
            5.因果圖法
            6.錯誤推測法
            7.判定表法
在我們工作中,常用的方法為前三種:等價類划分法、邊界值法和場景法,由於工作中主要用到前三種,我將介紹他們和考慮控件組合中自認為比較好的正交表法

1.等價類划分法

應用場景:多用於輸入框

   等價類划分是指分步驟的把海量(無限)的測試用例集減得很小,但過程同樣有效。等價類指某個輸入域的集合,在這個集合中每個輸入條件都是等效的,一般分為有效等價類無效等價類

 

例如:我們要計算連個1~100之間的整數和

 

如果要進行完全測試,加數共計需取100個值,加數2也一樣,所以要測正常范圍的就有1萬種,如果不在這個區間中,就會窮舉測試,那肯定是不可能的,由此引入了等價類划分思想

有效等價類:指符合《需求規格說明書》,輸入合理的數據集合
無效等價類:指不符合《需求規格說明書》,輸入不合理的數據集合

 

2. 邊界值法

一般邊界值分析是因為程序開發循環體時的區屬可能會因為<,<=搞錯

確定邊界值的方法:選取正好等於、剛剛大於或剛剛小於邊界值作為測試數據

在邊界值中掌握上點和離點的取數

 

上點:正好等於邊界值的點,在這個區域集選上的點稱為上點。

 

離點:剛剛大於小於邊界值的點,稱為離點。

例如:1~100之間的整數中四種情況分別取上點和離點 (重點)

一、  [1,100] 上點為1和100;離點為0和101 二、 (1,100) 上點為2和99;離點為1和100 三、 (1,100] 上點為2和100;離點為1和101 四、 [1,100)      上點為1和99;離點為0和100

例2:由等價類划分中的例子接着來,如果加入邊界值法,1~100區間取(上點),則為加數為1和為2,離點為0和101,故小於1情況取0,大於100情況取101

根據邊界值方法,測試用例修改如下:

 注明:邊界值不是從每個等價類中挑一個作為代表,而是吧每個等價類的邊界都進行測試。

3.場景法

     現在的軟件幾乎都是用事件觸發來控制流程的,事件觸發時的情景便形成了場景,而同一時間不同的觸發順序和處理結果就行成了事件流。
  用例場景是通過描述流經用例的路徑來確定的過程,這個流經過程要從用例開始到結束遍歷其中所有基本流和備選流

 

基本流:從系統某個初始態開始,經一系列狀態后到達終止狀態的過程中最主要的一個業務流程。

 

備選流:以基本流為基礎的每個判定節點出滿足不同的觸發條件而導致的其他事件流。

例如 我們用ATM取款,我畫了個簡易流程圖

                       圖3.1 ATM取款簡易流程圖

藍色框代表主要場景也就是基本流,紅色框代表備選流,*****備選流必須和基本流結合起來*****,
假設場景備選流2,則為基本流1+備選流2,這個場景測完成功才會往下進行。

4.正交表法

  正交實驗設計包括兩部分內容:1.是怎樣安排實驗;2.是怎樣分析實驗結果
 應用場景:在一個界面中有多個空間,每個控件有多個取值,控件之間可以相互組合,例如下拉框、選項框等,不可能(也沒有必要)為每一種組合編寫一條用例,如何使用最少最優的組合進行測試。--正交排列法

判定表,因果圖也是考慮控件組合,但是組合數量較少(一般不會超過20種)

 

如下面案例

 

  • 這里正交表也是有工具的,我用的是正交設計助手,根據公式得出相應的正交表為L9_3_4

  

  

   直接獲得: 
   
編寫不易,轉載聲明哈哈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