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元學說的歷史
http://slx.yau.edu.cn/info/1106/1401.htm
神經學界的神經科學巨星。
神經元分類:
按突起分類:
假單極神經元pseudounipolar neuron、雙極神經元bipolar neuron、多級神經元multipolar neuron。
按功能分類:感覺神經元sensory neuron、運動神經元、中間神經元
感覺神經元sensory neuron,又稱傳入神經元affenrent neuron,多為假單極神經元,接受信息,傳向中樞。
運動神經元motor neuron,又稱傳出神經元,多為多級神經元,傳出沖動,產生效應。
中間神經元interneuron,多為多級神經元,加工和傳遞信息。
按釋放的神經遞質分類:
(1)膽鹼能神經元(cholinergic neuron):其軸突末梢釋放乙酰膽鹼。分布較廣泛,如由丘腦特異性神經核向大腦皮質投射的神經元,以及直接由腦和脊髓發出的傳出纖維的運動神經元等都是膽鹼能神經元。
(2)去甲腎上腺素能神經元(norepinephrinergic neuron):其軸突末梢釋放去甲腎上腺素。其胞體主要集中在延腦、腦橋等處。
(3)多巴胺能神經元(dopaminergic neuron):其軸突末梢釋放多巴胺。胞體主要位於中腦,其纖維終止於紋狀體。
(4)5-羥色胺能神經元(5-hydroxytryptaminergicneuron):其軸突末梢釋放5-羥色胺。腦內5-羥色胺能神經元主要分布於低位腦干近中線的中縫核群。
(5)γ-氨基丁酸能神經元(γ-aminobutyrinergic neuron):即GABA能神經元。其軸突末梢釋放γ-氨基丁酸,此種神經元分布較廣泛,其胞體位於基底神經節,小腦浦肯野氏細胞、中腦黑質等處。
根據軸突的長短分類:
(1)高爾基Ⅰ型細胞(GolgitypeⅠ):神經元的胞體較大、軸突較長。胞體位於腦皮質內,軸突可伸入髓質或腦的其他部位以至脊髓。大腦皮質的錐體細胞、小腦皮質的浦肯野(Purkinje)氏細胞和脊髓的運動神經元皆屬於此型。
(2)高爾基Ⅱ型細胞(GolgitypeⅡ):神經元的胞體較小、軸突較短,末端反復分支。此類神經元位於腦皮質內,大腦皮質及小腦皮質的顆粒細胞屬於此型。
按神經元是引起后繼單位興奮還是抑制,分為興奮性神經元及抑制性神經元。
-
中間神經元(英語:interneuron)
中樞神經系統的神經元(包含腦部),全部都是中間神經元。但是在中樞神經系統中,中間神經元意指小型,呈局部投射狀的神經元(較大神經元的投射具有長距離連接)。中樞神經系統的中間神經元大部分為抑制性神經元,使用 GABA或甘胺酸作為神經傳導遞質。少部分的興奮性中間神經元則使用麩胺酸作為神經傳導遞質,這類中間神經元亦會釋放乙酰膽鹼之類的調節物質(neuromodulators)。
總共有3種不同類型的中間神經元:脊髓中間神經元(抑制性神經元)、皮質中間神經元(CCK、VIP中間神經元)、小腦中間神經元(籃狀細胞、星狀細胞、golgi細胞、粒狀granule細胞)。
個人理解中間神經元:
中間神經元的胞體小,樹突發達。主要功能是:整合各種傳入的信息,並轉告投射神經元。
中間神經元主要是抑制性神經元。
中樞神經系統主要是中間神經元。
-
γ-胺基丁酸(英語:γ-Aminobutyric acid,簡稱GABA)。
GABA是一種抑制突觸的神經遞質,它幾乎只存在於神經組織中,其濃度最高的區域為中腦中黑質。GABA是目前研究較為深入的一種重要的抑制性神經遞質,在人體,GABA還直接調控肌肉張力。
GABA受體:
目前已知有2種GABA受體。GABA-A受體,一種離子通道受體。GABA-B受體,一種G蛋白偶聯受體。
GABAergic 皮質中間神經元
- 錐體細胞/錐體神經元 pyramidal neurons:它是一種多極神經元,它位於大腦皮層、海馬、杏仁核。是主要的興奮性神經元。
參考:wiki Pyramidal cells, or pyramidal neurons, are a type of multipolar neuron found in areas of the brain including the cerebral cortex, the hippocampus, and the amygdala. Pyramidal neurons are the primary excitation units of the mammalian prefrontal cortex and the corticospinal tract.
- 投射性神經元 projection neurons:投射神經元是神經元發出的軸突到遙遠的地方。神經元的胞體在一個區域,軸突在另一個遙遠的區域。
綜上,我的個人理解:
問題:
1. 為什么文章中總是提起中間神經元interneuron?
因為研究的都是大腦皮層區域的神經細胞。而,中樞神經系統的神經元都是中間神經元,且大部分是抑制性神經元,少部分是興奮性神經元。
所以,研究大腦皮層區的神經細胞時,肯定涉及到中間神經元的分類。而且,單細胞分群的文獻也提到分出來的In neuron主要是中間神經元。
研究腦細胞分群的樣本都是來自大腦皮層的區域。中樞神經系統的神經元都是中間神經元,且大部分是抑制性神經元,少部分是興奮性神經元。
所以,這些研究都是針對大腦皮層(cerebral cortex)某一個或幾個BAx區的中間神經元細胞(抑制性神經元??)。
單細胞分群的文章對皮層的神經元進行分群:972個In neuron,主要是interneurons;2253個Ex neuron,主要是錐體神經元與投射神經元。972 inhibitory neurons that generally encompass interneurons and 2,253 excitatory neurons that generally encompass pyramidal or projection neurons
1))In neuron具有空間分布性:從軟膜到新皮層的white matter。
將In neuron分成下面幾類:
- SOM,生長激素抑制素或SST
- NPY,神經肽Y
- CB,calbindin-D-28k或Calb1、
- VIP、血管活性腸肽
- Reln、Reelin顫蛋白; 人絡絲蛋白;
- nNOS、神經元型一氧化氮合酶或NOS1;PV、小白蛋白或PVALB;
- CCK、膽囊收縮素、神經源性神經營養因子、神經元源性神經營養因子、
- CRHBP、促腎上腺皮質激素釋放激素結合蛋白。
2)從皮層的角度來看,即按照layer1~layer6的層面來看,同一個皮層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