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SP——靜態路由的基本配置


原理:

       靜態路由是指用戶或網絡管理員手工配置的路由信息。當網絡的拓撲結構或鏈路狀態發生改變時,需要網絡管理人員手工修改靜態路由信息。

       相比於動態路由協議,靜態路由無需頻繁地交換各自的路由表,配置簡單,比較適合小型、簡單的網絡環境。

       靜態路由不適合大型和復雜的網絡環境,因為當網絡拓撲結構和鏈路狀態發生變化時,網絡管理員需要做大量的調整,且無法自動感知錯誤發生,不易排錯。

       默認路由是--種特殊的靜態路由,當路由表中與數據包目的地址沒有匹配的表項時,數據包將根據默認路由條目進行轉發。默認路由在某些時候非常有效,如在末梢網絡中,默認路由可以大大簡化路由器配置,減輕網絡管理員的工作負擔。

 

 

拓補圖:

 

實驗編址:

 

 

1.基本配置

根據實驗編址進行基本配置。我們可以把PC1-PC2ping一下,當然肯定是ping不通的。

因為現在兩台主機跨越了若干不同的網段,只通過簡單的IP地址等基本配置是無法實現的。必須在3台路由器上添加相應的路由信息,可以通過配置靜態路由實現。

 

2.實現主機PC1與PC2之間的通信

 

 對於R1而言,要發送數據到PC2,則必須先發送給R2。PC2的網段為192.168.20.0 24 ,R2為R1的下一跳路由器,目的IP為10.0.12.2。

在R1上配置

 

 同理在R2配置

 

當然,只這么配置當然實現不了PC間互通。

對於R3來說,要發送數據到PC1,則必須先發送給R2。在R3上配置目的為PC1所在網段的路由信息。

 

 同理在R2配置

 

 現在我們看一下PC1與PC2能不能實現互通了。

 

 

 

3.實現全網全通

我們在R1路由表中添加R2與R3間直連網段的路由信息。與在R3上進行同樣操作

 

 

 

 

 4.使用默認路由實現簡單的網絡化

默認路由是一種特殊的靜態路由,使用默認路由可以簡化路由器上的配置。

現在在R1上配置一條默認路由,即網段和掩碼都為0,表示任何網絡,下一跳為10.0.12.2(先刪除剛剛配置的)

可以在R3上進行相同的配置

 

 

 

我們現在在PC間測試一下連通性。

 

 

好的,還是成功了。。。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