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交換機上組建局域網
操作層面
使用交換機將各台設備相連接(有線的交換機就是有線連接,無線的就是無線連接),手動分配IP地址(交換機沒有現在家用路由器有的DHCP功能,不能自動分配IP地址),填寫子網掩碼。如果只在內網通訊的話,不需要填寫網關和DNS服務器,原因之后會講。
其實這就完成了,就可以進行內網的通訊了。
理論層面
但是理論層面其實還沒有完。
當連接到局域網的設備第一次想要通過Ip訪問局域網下的另外一台設備時,由於是第一次連接,該設備只知道目標設備的IP地址,不知道MAC地址(還記得每台設備上會維護一個ARP表,來做IP地址和MAC地址的映射吧),這時就會發出一個ARP請求,該請求的目標MAC地址是全F的。
交換機收到該請求包后,首先在自己的轉發表中記錄下該端口是和源MAC地址對應的(這一步學名叫MAC地址學習),然后由於目標MAC地址為全F,所以直接泛洪處理。注意,交換機只處理數據鏈路層上的內容,對於網絡層及以上的內容完全不看
目標設備收到ARP請求后返回數據包,來說明自己就是那個IP地址對應的設備,同時在自己的ARP表中記錄源設備的IP地址和MAC地址的映射關系,此時交換機的轉發表中又記錄了目標設備的MAC地址和對應的端口號。然后交換機依據數據包中的目標MAC地址和自己轉發表中剛剛記錄的對應關系,將數據包轉發給一開始發送數據包的設備的對應端口。這樣,一開始發包的那個設備就知道目標設備的MAC地址了。它在自己的ARP表上記錄下MAC地址和IP地址的對應關系,之后的通信就可以進行了,交換機也就不需要發送廣播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