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本文PDF版
昨天有幫友在IT幫大本營微信群了問到
我打開ea網站的常見問題,截圖回復了一下
如果讓我再簡單說一下該學什么,我想用下面這張圖來說明
實操型的看 企業架構,從理論到實踐
認證型的看 企業架構TOGAF最新版官方認證公開課
踏實型的看今天寫的這篇文章
什么是踏實型的企業架構學習者?那就是先把基礎打牢,一些基本概念一定要掌握,而且要全局了解,並且要自己能綜合起來,最好可以給別人講講。那要學習哪些知識呢?下面我們來說一下踏實型學習者學習的TOGAF線上課程的內容。你也可以把以下大綱介紹以及一些講義截圖(有ADM所有階段的輸入、步驟和輸出)當做學習資料來概述了解TOGAF。
0. 開課
在學習之前,學習如何學習還是有必要的,畢竟企業架構的學習還是有一定的曲線。在這36分鍾的課程中,我會說一下我自己在2009年是如何開始學習TOGAF9.0的。那時候的資料繁雜且基本沒有中文資料,雖然很多培訓機構有TOGAF培訓,我也有同事參加過認證培訓,但我發現帶回的資料和標准原文相比差距甚遠,所以我開始將自己的研究所得進行總結,這就開始了我的學習之路。之后,我會給大家一些學習建議,作為本系列課程的一個開頭。
1. 開篇
每一課都會通過這種講義+錄音的錄播方式,學員可以永久回聽學習,不用擔心時間沖突。
目前不管是業內還是業外都覺得企業架構中用的詞匯、方法、工具和意見都比較混亂,其中還慘雜着不少似是而非、模棱兩可的概念,甚至是思維上的理解錯誤,造成溝通上的困難和不必要的浪費,這次70分鍾的課程希望幫助對企業架構感興趣的所有人員建立一個初步和較全面的了解,從而進一步推動這個行業的健康發展。
2. 概述
這次一個小時的課程對TOGAF標准的文檔結構、核心概念和基本定義做了概括性的講解,讓學員對TOGAF有一個總體的認識,幫助對后面所學內容建立一個總體認識。
3. 架構開發方法
這次50分鍾的課程講解TOGAF的核心,也就是企業架構開發方法(ADM),另外還補充了一下其他架構開發方法過程
4. 預備階段
這個40分鍾的課程主要講解架構開發方法ADM的預備階段,這個階段的主要目的是准備組織承擔成功的企業架構項目。子目的為以下幾個 :1.了解商業環境 2.高級管理層的承諾 3.建立原則 4.建立治理和支持框架 5.定義使用的框架和方法
5. A架構願景階段
這個60分鍾的課程主要講解架構開發方法ADM的架構願景階段,這個階段的主要目的為以下幾個 :1.設置范圍、約束、期望 2.創建高層架構願景 3. 驗證業務上下文 4.創建架構工作說明書
6. ArchiMate介紹
我自己學習企業架構時的一個主要困惑就是概念不清,通過學習企業架構描述語言ArchiMate,可以讓我對概念有一個更為清晰的認識。雖然ArchiMate不是標准的TOGAF課程內容,但我總會把這部分納入進來,這次50分鍾的課程就是對ArchiMate的一個概況性講解。
7. ArchiSurance 案例任務(架構願景)
在上一次課程中了解ArchiMate的基本知識,這一課通過對一個保險案例的利益相關者視圖和原則視圖講解來進一步掌握怎么應用ArchiMate
8. Archi實操
有了前兩次課程的基礎,這一個多小時的視頻中,我會一步一步的教大家如何使用開源企業架構工具Archi來建模保險案例的任務。
9. B業務架構
對業務架構的了解是在任何其他領域(數據、應用、技術)進行架構工作的前提,因此,如果在其他組織流程(企業規划、戰略業務規划、業務流程再造等)中不滿足需要,業務架構則是需要進行的第一個架構活動。這個階段的目的有兩個:1.開發目標業務架構,該架構描述企業需要如何運行,從而以表達架構工作請求書和利益相關者關注點的方式達成業務目標,並響應架構願景中設定的戰略驅動因素 2.基於基線業務架構與目標業務架構之間的差距來識別候選架構路線圖組件
10. C信息系統架構:數據架構
在講到C階段的時候,我都會問同學是先做數據架構還是應用架構?你的答案是什么?
數據架構階段是定義支持業務的數據的類型和來源,輸出應該完整、一致和穩定。而不是設計數據庫和設計邏輯或物理存儲系統IT系統如何滿足企業的業務目標信息以及之間的關系應用系統以及之間的關系
11. C信息系統架構:應用架構
你會看到數據架構和應用架構的步驟都差不多,的確是這樣的,EA各架構領域的步驟都是遵循一致的總體方法,這也可以保證各領域架構師能用一致的防范工作。應用架構的目的是建立企業的業務架構和數據架構與具體的IT應用系統之間的關聯,它不是對某個系統的設計或者需求的分析,而是定義企業業務部門整體的IT應用系統和功能。
12. 數字醫療服務供應商架構示例
通過學完前面的內容大家能夠掌握一些概念,但還不知道如何去應用,所以這次主要結合第三方的一個特定知識領域的框架TM Forum的一個數字醫療服務供應商架構的示例來交叉的學習了解前面所學的業務流程、信息如何應用。示例中可以看到二級、三級、四級流程的示例,以及信息圖等。
13. D技術架構
技術架構是企業架構中比較底層的架構,它定義如何建立一個IT運行環境來支持數據和應用架構,以保證業務的正常開展。技術架構不是對軟件開發、硬件系統、網絡通信等的需求分析,而是設計一個IT平台。技術架構涵蓋內容比較廣泛,可以分為技術平台和基礎設施兩大類,所以技術架構的設計團隊成員需要具有豐富的IT軟件和硬件知識。
14. E機會和解決方案
階段E集中於如何交付架構,將考慮所有架構域內的目標架構與基線架構之間差距的完整集合,並且在企業項目組合內從邏輯上組成工作包。另外階段E是下一階段F中完成實施與遷移計划的初始步驟。
15. F遷移規划
遷移規划階段是對在階段E確定的項目執行成本/收益分析和風險評估,並發展為一個詳細的實施和遷移計划。
16. 企業架構開發案例
國內最早推廣企業架構的企業是金蝶,這個示例來自之前他們的例子,可以快速概要的了解前面介紹的每個階段所做的事情。
17. G實施治理
實施治理階段的目的有兩個:1.確保實施項目與目標架構的一致性 2.為解決方案和實施驅動的架構變更請求執行適當的架構治理
18. H架構變更管理
架構變更管理提供持續的檢測和變更管理流程,確保架構的變更被管理。主要由三種類型的架構變更:1.簡化變更:這能夠用變更管理技術來處理 2. 增量變更:這可能用變更管理技術來處理,或它可能需要部分的重新架構開發 3. 重新架構開發:需要將整體架構經過架構開發周期進行開發
19. 架構需求管理
ADM由需求管理流程持續驅動需求管理並非一組靜態需求,而是一個動態流程,通過該流程可識別、存儲企業架構的需求及其后續變更,並在相關的ADM階段和ADM周期之間進行輸入和輸出。需求管理流程本身並不處理、應對任何需求或對需求進行優先級排序,這是在ADM的相關階段中完成的。
20. TOGAF介紹完整視頻
這次視頻來自國外一個企業錄制的學習視頻,我把各個階段介紹匯總在一起了,大概半個多小時,把前面各階段所學的要點進行了一些講解。(英文)
21. Introduction to ArchiMate® 3.0
前面我們學習過ArchiMate了,通過這個來自BiZZdesign的關於ArchiMate的介紹視頻,我們可以再次復習鞏固一下ArchiMate1到3的發展及基礎概念。(英文)
22. ADM指南:迭代架構
前面我們對TOGAF的ADM進行了詳細講解,提供這種表達方法是為了快速傳達架構開發的基本要素和架構生命周期。這一個大循環可能暗示這是一種確定性的瀑布方法,但在實踐中,用兩個關鍵概念來管理企業架構開發及其生命周期管理的復雜性:迭代和層級。
23. ADM指南:架構全景
這個模型在大型企業推廣EA是很有指導意義的,它通過廣度(主題內容)、級別和時間來搭建完整的架構全景。其中引入了TOGAF中的三個基礎概念:企業戰略架構、分段架構和能力架構。
24. ADM指南:安全架構
對於在應用ADM中需要考慮的安全性等問題,TOGAF9提供了一些指導原則來幫助部署ADM的企業架構師告知安全架構師,需要進行哪些安全架構方面的變更。作為指導,這些原則也力圖幫助企業架構師避免遺漏關鍵的安全關注點。課程中還提到DMBOK和SABSA。
25. ADM指南:定義和治理SOA
企業的規模和復雜度影響企業架構師開發其架構的方式。在具有多個不同的組織模型和業務模型的情況下,在單一架構內綜合這些模型是不切實際的。除了互聯網和萬維網,幾乎沒有貫穿整個大型組織應用的基礎設施項目。可在戰略層級和分段層級上定義的SOA服務開發和描述的原則及特征模式。不管正在尋求什么架構層級,都有可能識別將最有效地服務於該企業需求的SOA解決方案。
26. ADM技巧:架構原則
除了TOGAF中關於架構原則的講解之外,我還補充了一個通用的架構原則開發方法。我有一次去杭州給阿里做EA培訓時,花了半天時間做的一個架構原則開發工作坊,用的就是我補充的這個方法。
27. ADM技巧:利益相關者管理
除了TOGAF中關於利益相關者管理的知識講解之外,我還補充了一個在項目管理、業務分析管理中都要掌握的利益相關者管理流程。
28. ADM技巧:架構模式
TOGAF中的這部分更多的還是給IT專業人員看的,所以我補充一下專門講企業架構的架構模式的一本書中的內容。
29. ADM技巧:業務場景
業務場景是架構願景階段的一個重要技巧,除了講解TOGAF標准中的內容之外,我補充了需求管理方面的知識。
30. ADM技巧:差距分析
在階段BCD都會使用差距分析來得出企業架構需求,除了講解標准中的表格形式的差距分析技巧,我補充了一下在ArchiMate建模中如何表示差距。
31. ADM技巧:遷移規划
TOGAF標准基本上沒有任何圖,這也對一些初學者造成了理解上的困難,所以除了講解TOGAF標准的內容之外,我又補充了如何通過圖形和表格去表達遷移,這可以讓大家更容易認識這些概念。
32. ADM技巧:互操作性
實施互操作性需要創建、管理、認可並執行SMART(具體的、可衡量的、可付諸行動的、切實可行的以及有時限的)的切實可行的標准。互操作性的明確度量是成功的關鍵。規定互操作性的一個示例是“互操作性的程度”(用在加拿大國防部和北約中)。這些組織聚焦於信息共享並提出四個互操作性程度(見上圖講義)
33. ADM技巧:業務轉型
企業架構往往涉及相當大的變化,了解一個組織願意接受變化、發現問題和在實施和遷移計划被處理它們,是在階段E和F的架構轉化的成功關鍵因素。初步評估是在階段A展開,這是公司員工、部門業務和信息技術規划員的共同努力。如果要對國內企業就這個評估表格打分,我估計很多企業都沒有做好轉型准備:)
34. ADM技巧:風險管理
風險越大,回報也越大——尤其是在軟件行業里。逃避風險的企業將很快被競爭對手遠遠拋在身后。但是,由於管理者的不審慎,軟件企業常常被置於一種尷尬的兩難處境:要么承擔風險而失敗,要么回避風險而落后。
35. ADM技巧:能力規划
能力在企業架構實踐中是很重要的一個技巧,除了講解TOGAF標准中的內容外,我還花了大部分實踐補充了一個基於能力規划方法(CBP)的講解。
36. 架構內容框架:內容元模型
執行架構開發方法(ADM)的架構師的工作結果會產生大量輸出,例如過程流、架構需求、項目計划、項目合規性評估等。內容框架為架構內容提供一種結構化模型,從而使架構師創建的主要工作產物可被一致地定義、結構化和表達。
37. 架構內容框架:架構工件
本課講解了架構工件相關的概念,並描述在架構開發方法(ADM)內的每個階段建議創建的工件。正如前面我說到的,TOGAF標准重在概念而不是建模表達,所以標准中沒有任何模型圖,但這給我們造成了學習困難,所以我在每個圖的文字介紹中補充了模型圖,“一圖勝前言”,這樣大家就更容易知道在說什么了。
38. 架構內容框架:架構交付物和構建塊
TOGAF中有這么多交付物,為了讓大家更容易了解概念,除了標准中的概念之外,我補充了交付物的大體目錄和一些圖形來加深大家的理解。
39. 企業連續系列
這是我以前自學TOGAF中最難懂的一個概念之一,標准中說到“企業連續系列提供一個架構庫視圖,它表明這些相關架構從一般到特定、從抽象到具體以及從邏輯到物理方面的演進。”后來我結合自己做技術平台和業務平台經驗后才得以掌握,課中也會補充一些我的這些經驗看法。
40. 架構分區
在一個典型的企業中,在任一時間點都可能同時存在多個架構。某些架構會處理一些特殊的需求,而另外一些則更為通用;某些架構處理細節,而另外一些則提供概覽。同樣的,也會同時有多個解決方案正在被使用或正被考慮使用,以滿足企業的需要。這就導致了對架構進行分區的需要。分區是架構治理的基礎,且與架構連續統一體的層級和組織概念不同。
41. 架構存儲庫和工具
在大型企業內運行成熟的架構能力可創建大量的架構輸出。對這些架構工作產物的有效管理和更好的利用,需要一種用於不同類型的架構資產連同用於架構內容存儲的專用流程和工具的正式分類法。這次課程講TOGAF提供的架構庫的結構框架,它使得企業能對組織的不同抽象層級上存在的不同類型的架構資產進行區分。
42. 技術參考模型
TOGAF TRM最初起源於信息管理技術架構框架( TAFIM)TRM。該TRM“以平台為中心”:它聚焦於支持應用的使用和復用所必需的基礎平台的服務和結構(即,聚焦於應用的可移植性)。特別是,它重點關注該平台與所支持應用之間以及該平台與外部環境之間的接口。為了讓大家好理解,我把TRM與我們公司的開發平台對應了一下。
43. 集成信息基礎設施參考模型
這次課程描述的集成信息基礎設施參考模型聚焦於應用軟件空間,以及企業的連續統一體各項中的“通用系統架構”。Ⅲ-RM是一個應用架構參考模型 – 對集成信息基礎設施至關重要的應用組件和應用服務軟件的模型。Ⅲ-RM具有下述核心組件:業務應用、基礎設施應用、應用平台、構件之間使用的接口、質量。
44. 建立架構能力
為了在企業內成功地運行架構功能,有必要將恰當的組織結構、流程、角色、職責和技能落實到位,以實現架構能力。除了TOGAF標准的能力框架講解外,補充了一個構件EA能力的階段和任務。
45. 架構委員會
成功的架構治理中的一個關鍵要素是有一個跨組織的架構委員會,以便對戰略實施進行監督。本次課程除了講解TOGAF標准中對建立並運作企業架構委員會提供的指南,還補充了企業架構委員會的更實戰的指導。
46. 架構合規性
確保單個項目與企業架構合規是架構治理的一個根本性的方面。為此,企業內的IT治理職能部門通常定義兩個互補的流程:1. 要求架構職能部門准備一系列項目架構 2.IT治理職能部門將定義正式的架構合規性評審流程,以評審項目與企業架構的合規性。
47. 架構契約
架構契約是開發合作伙伴和發起人就架構的交付物、質量和適用性而達成的聯合協議。這些協議的成功實施將通過有效的架構治理來交付。
48. 架構治理
架構治理是管理並控制企業架構及其他架構的實踐和方向。為了確保該控制在組織內有效,有必要建立正確的組織結構,以支持所有治理活動一個有效實施本節所描述的實施途徑的架構治理結構通常包括下述層級,實際上可以包含現有IT治理流程、組織結構和能力的組合形態。
49. 架構成熟度模型
許多組織知道需要提升業務和IT的融合來更好的管理變革和復雜性,但是並不知道如何去做。一些組織很少在流程改進上花功夫,認為這就是一個技術活;還有的組織聲稱做了許多工作,但是方向錯了,收效甚微。我認為任何工作都可以找到一種方法,而每種方法在實踐時由於對方法掌握的熟練度總是會存在一個成熟度模型。通過成熟度模型,可以很好的發現我們現在的位置,以及發展的方向,也就是明確了在使用方法時的 as-is 和 to-be。除了TOGAF標准的知識之外,補充了一個企業架構成熟度評估框架。
50. 架構技能框架
企業架構過程是個非常繁雜的過程,它的順利進行離不開眾多具有不同角色的人員的通力協作,TOGAF提出了架構技能框架為進行建設的組織提供了一份關於企業架構工作中各種角色及其能力的視圖,從而為擔負企業架構工作任務的團隊的建立提供了導則。培訓中我經常開玩笑的和大家說,按照這個標准我都可能招聘不上,但我們可以把這個作為自己未來職業能力提升的參考。
除了以上TOGAF內容之外,課程中還上傳了一些英文錄制視頻,英文好的可以看看。
51. 業務架構和Archimate(英文)
52. 使用TOGAF定義和治理SOA(英文)
53. 業務能力指南(英文)
54. 探索企業架構理論和實踐
55. ArchiMate3 – 1.框架(英文)
56. ArchiMate3 – 2.通用元模型(英文)
57. ArchiMate3 – 3.動機和戰略(英文)
58. ArchiMate3 – 4.物理元素(英文)
59. ArchiMate3 – 5.關系(英文)
60.ArchiMate3 – 6.改進和符號(英文)
61.Archimate3實踐 -1.概述(英文)
62. Archimate3實戰 – 2.基於能力的規划(英文)
63.ArchiMate3實戰 – 3.數字化轉型(英文)
64.ArchiMate3實戰 – 4.物聯網(英文)
65.ArchiMate3實戰 – 5.制造(英文)
如果希望系統且踏實的學習以上所有內容,可在IT幫微店購買或直接微信支付購買。
另外,如果想要參加認證公開課的可以掃碼看鑒定級認證公開課介紹
如果想要參加BangEA實踐公開課的可以掃碼
作者簡介:周金根,一個在企業架構、業務分析、軟件需求、敏捷研發、自我管理、創新思維等多個領域構建體系,並自在快樂、勇於踐行的布道者、資深教練和內訓講師,致力於通過踐行並持續完善IT幫體系方法,幫助客戶激活面向未來的能力。
推 薦 導 讀 IT 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