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I七層模型各層的功能
第七層:應用層 數據 文件,打印,消息,數據庫,用戶接口,
第六層:表示層 數據 數據的表現形式,特定功能的實現,如數據加密和壓縮。
第五層:會話層 數據 對話控制, 允許不同機器上的用戶之間建立會話關系,如WINDOWS
第四層:傳輸層 段 端到端的連接,實現網絡不同主機上用戶進程之間的數據通信,可靠
與 不可靠的傳輸,傳輸層的錯誤檢測,流量控制等。
第三層:網絡層 包 路由選擇。 提供邏輯地址(IP)、選路,數據從源端到目的端的
傳輸
第二層:數據鏈路層 幀 成偵,將上層數據封裝成幀,用MAC地址訪問媒介,錯誤檢測
與修正。
第一層:物理層 比特流 物理拓撲。設備之間比特流的傳輸,物理接口,電氣,
————————————————
版權聲明:本文為CSDN博主「xtggbmdk」的原創文章,遵循 CC 4.0 BY-SA 版權協議,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及本聲明。
原文鏈接:https://blog.csdn.net/xtggbmdk/article/details/88969045